四海同心迎新春
![]() |
岁月倥偬,天长日久,有些词语已经褪色,有些事物已经淡忘。但是沿着来路回溯,触摸到的还是这些“结”……每一个心结都藏着一个往昔的痕迹。
说到“中国结”,这是一件很不起眼的打结艺术。中国结多为手工编织,祝福虽然悄无声息,却有着滚烫的温度。丝丝红线,环环相扣,处处合拍,编织着中国结。中国结,是中国“礼仪之邦”的道德秉承,是龙之传人的智慧标志。
从银装素裹的北国森林,到风光旖旎的南海泉河,每一个扣都密集着炎黄子孙的龙筋脉络,每一个结都紧连着华夏儿女的碧血丹心。你因中国人与时俱进的旋律而猛醒,你因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思维而精湛。流光溢彩的扣,波光潋滟的结,款款倒映历史影像的血液,湍流着五千年文明斑斓色彩的壮观,海涵着论语、诗经和史记灯火的闪烁。你是一根线,紧紧凝集着世界华人的祈望,密密牵引着两岸同胞的目光。悠悠华夏史,千千中国结,一根红线灵动,地一层,天一层,上下飞跃,豁然开朗。
中国结源远流长,史书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在唐代的铜镜图案中,绘有口衔绳结的飞鸟,寄寓着永结天作之合。在几千年的岁月里,绳早已不再是记事的实用工具,从绳结技艺衍变为精巧雅致的艺术品。绳结在中国古代生活中被广泛使用。最初的衣服没有今天的拉链、纽扣等,系衣服多依靠衣带打结之法。中国人素来都有佩戴饰物的习俗,将饰物穿绳打结系在服装上。古人有把印鉴佩戴在身上的习惯,因此传承下来的汉印都带有印纽。而古代铜镜背面中央都铸有镜纽,能够系绳以便于手持。古人喜爱用锦带编成连环回文式的结来表白爱慕的真情,并名其曰:“同心结”。
中国结,同中国书法、中国二胡、中国茶叶一样,有着黑眼睛的血型,有着黄皮肤的姓氏。她总以那俏丽、优雅的造型和独特的魅力在人们的视野里活泼灵动,牵扯着人们的魂魄,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有一天,当乡愁氤氲成一杯浓稠的酒,这渲染着我们民族印迹的“中国结”大概能够让人的心田火热活络起来,因为这贯串着中国人情感、链接着中国人心灵的结扣,千百年来锁定的是只属于中国人的眷念。
在商店,在街头,在家中,一束束的,一团团的,娴静而明朗地装点着我们平淡而甘美的生活。你瞧,在喜气盈盈的新婚洞房内,在热火朝天的舞台上,在琳琅满目的商场橱窗里,在机关单位的大门口,在老百姓的客厅中,以至在孩子们的胸前,那红艳、秀美、端庄的图案和富有丝绸质感的款式,中国结以她特有的风姿蓬勃在人们的笑容里,点缀着生活的怡悦。
中国结的编制颇为简单,仅仅只需一根线,在中国姑娘伶俐的手里,上下左右缠缠绕绕,仅仅几分钟,一条红绳就成了一个中国结。在中国结上,可以留一些晃晃悠悠的小穗穗,挂一些叮叮当当的铜钱,这样一来,中国结愈加显得绘声绘色惟妙惟肖了。醒目的火红代表着中国人民灼热的心,鲜亮的金黄代表着秋天的收获。中国结虽然简朴,但挂在哪里都显得雄健、英武。我在心里暗暗惊叹着。凝视着她,你会遐想到宫商角徴羽中一个衍着长音的乐符,遐想到嫘祖的聪敏而又轻捷的手指,遐想到仓颉缔造的一个个汉字……
很多外国朋友,就像撷之一叶而倾慕巨木、舀之一勺而神往大海一样,他们将中国结视为华夏文明独树一帜的浓缩精华,宝贝似地带回自己的国度,让她与萨克斯的韵律,香槟水的芬芳,与光彩照人的钻戒一起,构成一个富丽堂皇的世界。
中国结,象征着福祉,代表着吉庆,预兆着长寿,讴歌着生命,烘托着欢畅,燃烧着热诚,呼唤着太平……以结记事,这是一种分外熟稔的表达方式。中国结之所以大受欢迎,是因为每一个中华儿女都知道他们是这条绳子的一部分!他们必须紧紧地缠绕在一起,相依相偎,不离不弃!
星移斗转,数千年弹指一挥间,人类的记忆方式已承受了绳与甲骨、笔与纸、铅与火、光与电的磨砺与考验。如今,在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的方寸之间,轻触键盘,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就能够尽展眼前。这条小小的彩色绳索早已不是人们记忆的工具,但当她被绑在各种绳结上时,却又再生了一个个悠久而斑斓的传说。
华夏情,中国结,或象征着幸福,或呼唤着友谊,或隐喻着爱情,或赞美着生命。“祖国”这个词语早已深深扎根于我们的心中。我发现,原来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份对祖国的深情厚爱,只是表现不同而已。
瞩目那散逸着传统文化芳馨的中国结,好像品味到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深邃和神秘灵隽。她的千变万化,她的古香古色,让我憧憬,让我景仰……又一阵清风微微拂过,沁透心脾。我想,其实祖国就像一条源源不绝的中国结,将五十六个民族十三亿中华儿女和四海华夏兄弟姐妹的心,密密实实地连在了一起。(朱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