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宁:主动“强筋壮骨” 锻造巡察“尖兵”
“截止目前,共组织开展了4轮常规巡察,先后巡察了11个镇、1个街道和6个县直部门党组织;成立2个专项巡察组,对羊寨镇扶贫领域和县卫计系统进行了专项巡察;配合省委巡视组对大丰区环保系统进行异地交叉巡察;成立12个机动式巡察组,分别对12个村居进行了“机动式”巡察;配合市委巡察组,开展市县联动巡察,对东沟镇4个村进行了巡察。通过巡察累计发现各类问题239个,移交问题线索200余条,目前已经立案89件,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直接、间接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在全县上下形成强大声势。”近日,阜宁县委巡察办“晒”出一份机构成立后的“履职成绩单”。这些数字的背后与阜宁县委巡察机构主动“强筋壮骨”、加强巡察队伍建设密不可分。
选优配强巡察工作人才库
在全县范围内选优配强巡察干部,基本实现巡察干部专业多样化,提升整体战斗力。精选专职巡察干部19人,兼职5人。同时,建立巡察人才库,在全县选派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业务能力、善于发现和分析研究问题人员244名。先由相关单位和部门进行推荐,并对推荐人员德、能、勤、绩、廉和业务特长等方面做好审核把关,推荐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纪律意识严的人员进入人才库。县委巡察办对巡察人才库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培训。随着巡察工作的开展和人员变化将作适时调整和更新,凡是出现在巡察工作中纪律意识不强、工作态度消极、能力素质不高的,领导小组将适时取消其巡察人才资格,同时将追究选派单位责任
科学合理调配巡察队伍
在巡察队伍选配中,综合考虑干部职级、文化、专业、年龄结构及工作经历等各方面因素,选准配强巡察队伍。自开展巡察以来,根据涉及领域的不同,先后抽调纪检监察、组工、财务审计、建设规划等专业技术型干部达80余人次,确保巡察进驻后迅速形成战斗力。
巡察期间,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注重强化对抽调干部的培训,从党内法规规定、巡察方式方法、有关纪律要求等方面加强指导,既提升了巡察干部发现问题的能力,又让抽调干部得到了一次严格的党性锻炼。
重视强化评估结果运用
“打铁必须自身硬”,巡察机构不是保险柜,巡察干部更要带头守纪律讲规矩。该县先后研究制定了《巡察工作人员问责办法》《巡察机构保密工作规定》等7项工作制度,初步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的格局。
每轮巡察正式启动前,巡察办邀请县内外相关专业人员,对全体巡察干部进行巡察业务知识培训,坚持利用周六组织政治学习、廉政教育。坚持在学中巡、巡中学,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思考成败得失。
在驻点巡察期间,巡察办还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职责,通过对各巡察组明查暗访、向被巡察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征询意见等方式,准确掌握巡察干部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各巡察组因地制宜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加强对所属人员的教育和管理,使广大巡察干部自觉接受被巡察单位干部群众的监督。
“巡察干部在政治素质、业务本领上更应胜人一筹,我们将着眼于干部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建设,增强“四个意识”,不断提高巡察队伍自身政治素质和业务素养,锻造一支巡察尖兵,切实做到忠诚履职、干净做事、担当作为。”县纪委常委、县委巡察办主任周少浦这样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