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市用好“四诊法”作风建设不止步
一是“望诊”教育,早打廉政“预防针”。开展“菜单式”廉政预约教育,积极组织“上门”廉政宣讲,组织参观各类廉政教育基地20余次,受教育人数达2780余人。组织《中国家规》专题学习讨论会,放大学习优秀家规家训、传承优良家风的示范效应,全市征订《中国家规》859本、《追问》835本。元旦、春节前依托短信平台向全市653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发送廉政短信,提醒大家把好廉关、过好廉节。利用“东亭清风”微信公众平台,每周不少于3次向关注用户推送文字、图片信息,宣传党纪法规知识,累计通过“东亭清风”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信息达140余期、560余条。
二是“闻诊”线索,把准脉络“找病因”。利用12388投诉举报热线、扶贫涉农领域监督牌等渠道,多维度、立体式排查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组织召开13家行政执法机关参加问题线索移交工作座谈会,切实加强与执法部门的沟通联系,确保党员干部违纪问题线索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处置。开通“东亭清风”微信公众号“一键举报”功能,让监督举报“一键直达”。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基层巡访员制度,选聘409名巡访员,重点查巡村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土地出租和宅基地审批、“三资”管理、土地流转和惠农强农补助资金发放等方面的情况。2017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各类信访举报665件次。
三是“问诊”干部,谈话备案“接疫苗”。创新制定廉情抄告回告制度,持续强化问责,确保了责任落实到位。出台《关于建立纪委常委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谈话制度的暂行办法》,认真开展任前廉政谈话、提醒谈话等谈话制度,加强干部教育管理,实现由“盯违法”向“盯违纪”转变,由“管少数”向“管多数”转变。2017年,对全市155人次党风廉政意见进行回复,120名科级干部主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受理各类重要事项申请监督备案543项,对4起行政诉讼败诉案件启动问责追究程序,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并对相关负责人实施问责处理。
四是“切诊”肃纪,正风反腐“除恶疾”。深入推进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出台《实践运用四种形态强化党内监督实施规则(试行)》,牢牢盯住“关键的少数”“少数的关键”,对发现问题坚持“一案双查”和“通报曝光”,以“无禁区、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全市“四种形态”共处置953人次,其中,第一种形态651人次(占68.3%),同比增长317%;第二种形态250人次(占26.2%),同比增长26%,第三种形态22人次(占2.3%),第四种形态30人次(占3.1%)。 (陈爱明、申留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