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纷纷
淅淅沥沥,一场春雨扑怀,惊醒了巢中的黄莺。
北国的春天总是缺雨,她像含羞的姑娘,久等见其容颜,却用夜色遮面。城里的雨常伴着喧嚣的车笛,让人怀想起故乡春雨的轻柔。月白的天幕还未退净冬意的生涩,云霞藏匿在深蓝的锦被里,撒下根根银丝,缓缓落在青黑色的瓦楞上,卷起匍匐的灰尘,沿着浅浅沟槽,织成了细碎的雨帘。站在家乡的老宅门口眺望,山路脱去厚重的白霜衣,在烟雨深处默默隐去。渐渐涨起的水雾将村落吞没,稀稀疏疏露出翘起的屋脊,比江南小镇更多几分雄浑。
隔壁的瓦房是盼儿和她奶奶家。盼儿约莫八九岁,父母长年在外打工。每当我放假回老家,她便会跑来寻我,缠着要听城里的故事。盼儿安静地坐在竹凳上,昂着头,一双沾着泥巴的小手托着嫩红的脸蛋儿,眨动着碧水清波的眸子。我告诉她,城里马路又宽又平坦,楼房比小燕子飞得还高……她听得满脸兴奋,问:“我的爸爸妈妈也住在那里吗?”我捋了一下她打结的头发,微笑着说:“是啊,等你上了大学,就能和他们一起进城了。”盼儿嘟着小嘴,黑亮的眼睛露出倔强与期待。
阴雨天,村里的路泥泞难行,学校也因此停课。盼儿便抱着父母送她的小词典,悄悄地来到我的书房门外,探出小脑袋,圆溜溜的眼睛上下打量着架子上的书。等我发现时,小脑袋又“嗖”地一下藏了起来。我便起身,假装去取书,然后用余光观察她的动静,看到她又冒出头时便趁机唤她的名字,招手示意她进来。我问盼儿想看什么书,她扫视了一下书架,最后指向我手里那本。这时,我才意识到她接触的书籍有限,能说出名字的就更少了,何况家里的书都是有些年头的旧书。于是,我特意去了趟书店,挑选了一些青少年读物放在家里。盼儿看见新书就像发现了宝,时常一手翻着词典,一手“沙沙”地做笔记。遇到查不着的词,她就会轻轻地走到我身边,扯扯我的袖子,让我解释给她听。
后来,我渐渐忙起来,回老家的次数也少了。母亲说盼儿愈发勤奋,经常来家里看书,还帮母亲做活。前不久,村里建起了文化广场、活动室,她和小伙伴们有了新去处。盼儿说,我教她读书识字,她也要替我照顾好母亲。绵绵雨天,盼儿的纯真让我感到生机和乐趣。
窗外的春雨,温柔而耐心,化为涓涓细流浇灌着故乡的花草,它们正趁势而长,格外芬芳。
(作者孟扬单位: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