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守“初心”珍惜人生
最近阅读了盐城市纪委、监委编印的《忏悔警示录》,着实有一些感慨,曾经的领导干部触犯党纪国法似乎都有一定的共同点:一是违法违纪的事实大都是在“一把手”任上;二是所写“忏悔”内容,不论在什么样的领导岗位上,都存在着相似的问题:疏于学习,放松要求,缺少法治观念,全凭个人喜好办事,不受监督“一言堂”,无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别人看重了自己手中的权力……三是这些人都曾积极努力过,有过抱负和理想的“初心”,有的家境贫苦而坚持努力。
这里面,不得不说有些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比如:学习问题、法治观念问题、民主意识问题……等等,不是不懂、更不是不明白,归根到底是“官本位”意识太浓,特权思想太重,把公权当私权,肆意用权乱作为,“三观”扭曲且异化;本质上个人主义膨胀、个人利益至上,以自我为中心,官越大越任性,前途即“钱”途,官场即“情”场……根本上,就是心中无党更无民,心中无责更无戒!
不愿意人格平等,更不愿意尊重他人智慧和能力,甚至排斥异己,打压不同意见者,视职权范围为“独立王国”。我们曾经的老领导陈昌瑞,是一个身边人,他在其“忏悔”录中有几句话倒是很实在,“大权独揽,随心所欲,任意作为”“甚至为谋一己之私,经常把本职工作置于一边,耗精费神地为社会上一些人经营项目、运筹谋划,并乐此不疲。”对此,我还想起来他在任时,出于对我关心、爱护,曾语重心长说“晓冬啊,下属不能有思想,有思想的下属,领导不喜欢!”这一点,我还真的做了些思考,也做了一些比较,不能说他的话在现实中没有一定的道理!
今年的5月中下旬,人民网和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主要从行权任性、以权谋私、越权享受三个方面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落马的高级领导干部多种“特权病”时指出:身患“特权病”的不在少数,有的凭借其地位和影响追求特殊待遇,大肆挥霍;有的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特殊利益,以权谋私,以公为私,谋取不正当利益;有的以工作和职责需要为由显摆自己特殊身份,前呼后拥,飞扬跋扈,军警车牌,专职秘书,单宅别院,群众是投见无门;有的利用职权集中优质公共资源,普通群众“入学难”“就业难”“看病难”的情况下,独享福利,出现了“内部指标”“吃空饷”“萝卜招聘”等腐败现象。
结合起来看,对“忏悔”警示录如果说有什么读后感的话,我想至少有以下三点:
一是权力总有边界。细数触犯党纪国法的曾经“潇洒”一时的领导行径,无一不是把自己手中的权力用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越权、越位、跨边界,染指并不属于自己的职权范围。权力行使时所表现出的蛮横、霸道和任性,势必会自食其果。
二是利益要抵挡住诱惑。人生在世,诱惑无所不在,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改变,多了些“万花筒”一样的世界,吃喝玩乐、奢靡享乐之风,甚至声色犬马等,势必也少不了。作为一个共产党人,如何面对,如何选择,是其人生极为严肃的课题。“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其正负能量所产生的效应不言自明。
三是别让贪心吞噬了曾经的“初心”。一些触犯党纪国法的曾经领导并非“人之初”即注定是不法分子,也都曾积极努力过,抱负和理想的“初心”也曾有过,只是随着官位的提升,权力的增大,把权力用错了地方。战国时期韩非子有云:“贪如水,不遏则滔天;欲如火,不遏则燎原。”也就是说,欲望一旦放纵,权力一经滥用,便会一发不可收拾。贪心并不仅仅是对“金钱”的贪婪,更有对权力的贪婪,因为是个“利益链”。这些被曝光的领导干部自认“高人一等”,处处要体现自己是“核心人物”,曾经有过抱负和理想的“初心”自然会被贪心所吞噬,人民公仆应有的素质和境界也就因此被丢弃。
人民网评有指出,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不是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没有搞特殊化的权利。搞特权不得人心,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必须切除特权现象这个毒瘤。
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中央政治局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又多次讲到“反对特权”的问题,尤其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批示,正是彰显了党中央治疗“特权病”刻不容缓的坚定决心。即使是一名普通的党员干部也应当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要不断重温入党誓词,切不可忘记我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人类理想追求,更坚决拥护党中央铲除特权思想、特权现象滋生土壤的英明举措。(高晓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