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热点透视

我收的不是钱是人情、做人要会潇洒……落马贪官为何语出惊人?


【编辑/张喜斌 统筹/陈威】2018年7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原党组书记、检察长陈旭受贿一案。南宁市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陈旭及其辩护人到庭参加诉讼。

大白新闻(微信ID:dabaixinwen)注意到,陈旭在被查后曾忏悔称:我奉从一个信条,就是做人要会工作、会生活,即所谓的潇洒。其实,语出惊人的落马贪官可不止陈旭一位。此前,原重庆渝中区某分局一科长就曾在法庭上语出惊人,他说“我收的不是钱是人情”。

陈旭资料图(来源/网络)

“做人要会工作、会生活”

7月5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原党组书记、检察长陈旭受审。据悉,南宁市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陈旭及其辩护人到庭参加诉讼。据了解,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陈旭被控受贿7423万,其当庭认罪悔罪。南宁市人民检察院指控:

2000年至2015年,被告人陈旭利用其担任中共上海市委政法委副书记、中共上海市委副秘书长、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职务上的便利以及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相关单位和个人,在案件处理、工程承揽、公务员招录等事项上提供帮助,直接或通过其亲属,非法收受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7423.697909万元。依法应当以受贿罪追究陈旭的刑事责任。

庭审中,检察机关出示了相关证据,陈旭及其辩护人进行了质证,控辩双方充分发表了辩论意见,陈旭还进行了最后陈述,当庭表示认罪悔罪。陈旭近亲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记者及各界群众50余人旁听了庭审。最后法庭宣布休庭,择期宣判。

据了解,去年9月,媒体曾报道了陈旭在2017年4月写的一份忏悔书的内容。忏悔书中写道——“我奉从一个信条,就是做人要会工作会生活,即所谓的潇洒。我说的会生活就是追求时尚,及时享乐。就是流行什么、我跟什么、玩什么”。

忏悔书称,“喝酒要喝茅台酒,还要喝得出年份;红酒要喝法国三大酒庄的,还要品得出什么牌子;还沾上了抽雪茄的嗜好;社会上时兴打高尔夫球,我2005年就开始学打高尔夫球,都是高消费的生活。有人说我“老克勒”(注:上海话就是有点年纪的,生活有品位,有情调的人),我还引以为荣”。

“我收的不是钱,是人情”

2010年3月20日,媒体曾报道了《“我收的不是钱是人情”,贪官为啥语出惊人?》的文章。文章称,“我收的不是钱,是人情!”3月19日,利用职务之便索贿两万元、收受贿赂3.6万元的原重庆渝中区某分局科长在法庭上语出惊人。文章称,好一个“我收的不是钱,是人情!”,想想看,有多少“落马”贪官如是说。实际上,收“人情”早就成了贪官敛财的手段之一。如湖北省天门市“五毒书记”张二江,对其13项收受贿赂的指控辩解的就是“人情”“礼节”、“有错无罪”。

还有吉林省原白山市政协副主席、白山市委统战部部长李铁成,其在担任靖宇县主要领导期间,大肆受贿“卖官”,据其交代,他受贿的途径是“六大日子”,即自己的母亲去世、自己手术住院、三个子女结婚,再加上逢年过节。

在贺婚、探病、祝寿、拜年、吊唁等理由中,李铁成受贿绝大多数是发生在“人情”的面纱下。然而,在铁的罪证和强大的法律攻势面前,他们所谓的“人情”之说是不攻自破的,最终他们也无法逃脱法律的严惩。文章称,按理说,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这样的教训足以让 “后来人”铭记。但令人遗憾的是,原重庆渝中区某分局科长杨某并没有认真吸取,而且到了法庭上还语出惊人,称“我收的不是钱 全是人情!”这不能说不是一种悲哀。检方指控:杨某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3.6万元。其中3万元来自企业,剩下的6000元是下属两单位奉送的。“都是人情害的!”面对铁的事实,杨某在法庭上认罪,他称向他行贿的人经过多次交往取得信任后,碍于人情,才“心安理得”地收受贿赂酿成恶果。掩案沉思,心里很不是滋味。贪官并非都是弱智,为什么东窗事发之后,总喜欢千篇一律地炒“人情”的陈年旧饭呢?我想,其目的不外乎就是想用“人情”作挡箭牌,来麻痹人们的视觉,来推卸自己的罪责。可是,法律是公正无情的。

行贿终归是行贿,受贿始终是受贿,只要拿权力作交易,不管采用何种形式,不管数额大小,都是违法犯罪,最终都将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张二江、李铁成概莫如此,想必杨某也不会有好果子吃。这表明在依法治国的新时代,法律的天平绝不会因贪官的“人情”之说而倾斜。

别把“堕落”当“潇洒”

2016年6月,湖北省潜江市人大常委会原秘书长龚典君因严重违反纪律,官商勾结,影响恶劣,被开除党籍。其曾回忆称:看到老板们开着豪车、带着情人出入星级宾馆和高级会所,心里痒痒的,自问:“我的能力不比他们差,为什么不能像他们一样潇洒呢?”

有文章对此现象评论称:“当干部不要当得那么潇洒”,也就是说,官员要有起码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忧患意识。“当领导干部就是要有担当意识,我为什么经常讲底线思维,就是要有充分准备,要有戒惧之心。”

文章称,今天,步入小康生活的人们纷纷提出了要“活得潇洒一点、洒脱一点”的口号。的确,当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之后,人们完全有理由活得潇洒一点、洒脱一点。官员也有追求“潇洒”的权利。但作为纳税人钱养活的“人民公仆”,要把握好“潇洒”的内涵。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党员干部在与企业人员交往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清白、守法、公平、公正、两袖清风、廉洁干净。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分清楚什么是堕落,什么是潇洒,做一个心中有民、心中有责的好干部。【资料来源:人民网、海外网、央视网、华龙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