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都区: 剑指“小微权力” 护航精准脱贫
“我一时糊涂,认为自己是个村书记,多占贫困儿童的两箱奶粉能有多大事,没想到会被区纪委给查实处理。如今全区各个乡镇全知道了,脸丢大了……”盐都区楼王镇凤南村原书记王某谈到此事,涕泪交加,悔不当初。
这是该区纪委监委规范“小微权力”运行、发力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我区以规范村级‘小微权力’为抓手,探索扶贫领域执纪监督新机制,从群众关心的‘一口水、一把米、一口井、一条路’等细微项目抓起,广泛宣传公示、深入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落实,确保扶贫政策、资金惠及于民,让贫困群众放心、安心、称心”。该区纪委副书记朱正成同志说。
条条有清单。20个镇(区、街道)及下辖250个村(居)认真学习小微权力清单内容,主动宣传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涉及扶贫领域的3大事项、18条流程图,必须在办公场所公示展览。
人人都知道。镇村干部主动进村入户,发放小微权力清单进行宣传,让群众知道自己要办的事“去哪里办、怎么办、找谁办”。特别是对困难人群,安排村组干部上门宣传扶贫政策,确保“家家到、人人知”。
事事能监督。村(居)监委联合村级纪检委员,全程监督涉农补贴资金发放、奖补资金发放、救助救灾奖补等涉及扶贫事项,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遇有重要情况,须及时向上反映报告。
件件给落实。镇(区、街道)和村(居)要公开监督电话和联系人,及时答复和解释群众提出的质询,做到有问必答、有疑必释。镇纪委开设扶贫领域信访举报“绿色通道”,坚持认真核查、快查快办,一经查实从严处理。
年内,该区纪委牵头组织开展扶贫领域专项督查2批次,查处侵占困难儿童奶粉、违规申报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等扶贫领域腐败问题案件2件5人,并进行了通报曝光。预期今年可望脱贫4000户、9000人左右,累计脱贫率82%以上。(单秀永 曾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