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走访手记】沈海城:向“痕迹管理”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说不
最近到建湖县上冈镇永丰村走访,老百姓对村书记反映较好,村务公开栏公示的内容比较全面和详实,台账资料一应俱全,可以看出村干部的辛劳。与村书记交流时,他对村里的情况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当我看到茶几上一大堆台账资料时,便奇怪地问“怎么弄这么多台账资料?”村书记说:“今年以来,村里做各类台账资料已经用了20多箱的A4纸。我们也是没办法,以前吃过苦头,我也是为了自保。现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都详细记录下来,有的还拍照拍视频留痕,防止被问责!”听了村书记一席话,我杂味纷呈,在由衷敬佩村书记扎实工作作风的同时,也陷入沉思。
近几年不少地方管理考核工作中要求全程记实留痕,这种做法,的确为管理考核工作提供了不少便利,让管理考核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工作信息,让那些抽象化、笼统化的考核指标有具象化、可量化的资料佐证。但任何事总有度,若过度强调留痕,往往事与愿违。现实中,留痕管理变味走样,形式主义倾向严重。有的为了留痕而留痕,甚至为了面子、为了过关编造痕迹;有的既要上报电子档,还要上报纸质档;台账资料一沓沓一摞摞主要用于应付检查,检查过程中有的一翻了之,甚至翻也不翻,检查之后就成一堆废纸。
留痕管理中体现出的形式主义本质上是官僚主义在管理考核工作中的反映。处处留痕目的指向体现的是对上负责,上面干部工作方便了,但基层负担加重了。在这种考核方式的规制下,基层干部为了应付检查、证明自己,就不得不在留痕上花费很多精力,这无疑减少了为民办实事的时间,其实老百姓才不管你有没有工作留痕,老百姓关心的是你实实在在地为他们干了哪些事。
在走访过程中不少基层干部对这些不切实际、无关紧要甚至是毫无意义的留痕颇有怨言、反响强烈,认为做各种台账资料费时耗财劳神,但又无可奈何,不得已而为之。基层的呼声就是我们整顿的重点、群众的意愿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对这种形式主义的留痕、官僚主义作派说“不”。
中纪委办公厅刚刚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意见》,我们各级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应该深刻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严重危害,时刻保持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高度警觉,布置任务推进工作发号施令一定要本着实事求是原则,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尊重群众意愿、顾及客观条件、考虑基层负担、敬畏公众评价。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经常以系统思维、科学思维检视一项事情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不能不顾实际情况,一味地向下布置任务压担子,从思想上行动上坚决防止主观臆断、盲目决策、劳民伤财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特别是在管理考核上,要防止平时不督查不跟踪不掌握情况,而是过分依赖痕迹管理到了年终才大呼隆地下去检查。
我们基层干部也要时刻把老百姓满意放在首位,敢于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歪风,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有机结合起来,在强化责任落实的同时,重视工作的程序化、规范性,在工作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档案记录,不必刻意留痕,避免做无用功,而把更多的心思用在为老百姓办实事上。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要敢于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亮剑,经常深入基层排查群众反响多、怨言重的形式主义现象,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对那种不顾实际强迫留痕、只看台账不问真伪、编造痕迹不做实事的要坚决说“不”,对那些唯上不唯下、只顾领导满意不顾百姓口碑的行为,要坚决予以查处问责。
(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 沈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