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散文

擦车记

望着被擦拭得“容光焕发”的自行车,又一抬头,看见墙上的中国地图,目光仿佛被粘住,久久移动不开。我想,从物质的丰沛到心灵的舒展,改革开放40年,国家的发展每个人都有目共睹。

我做了29年的新闻记者,也骑了29年自行车。

到苏州工作后,我才有了第一辆自行车,感觉像骑兵拥有了自己的战马。自行车驮着一个记者,从27岁走到56岁。路边风,将青丝染成花白,化成了报纸上长长短短的各色新闻。

早年在湖北乡下,自己买自行车感觉不可想象,远比如今买辆汽车艰难许多倍。当时,村里唯有一个在邮局工作的远房堂兄,有一辆公家配的绿色自行车,有时遇到急事,厚颜上门求援,用罢归还时千恩万谢,车则会擦得纤尘不染。但还不便多开口,用车肯定多少有损耗,这远非擦一回车能弥补的。对车也是爱惜有加,如果遇到摔跤,宁愿受伤的是自己的皮肉,而不是身下的车。

我姐姐出嫁,父亲借钱托关系从外省买回一辆凤凰牌自行车做陪嫁,惊动了附近几个村子。不少人议论说:无可奈何嫁走了,如此一只金凤凰!寓惊叹、惋惜和酸溜溜于一体。村里人听了则笑眯眯,感觉这辆自行车为全村挣得了体面。

29年前,上海的凤凰牌和永久牌自行车非常有名,但僧多粥少,难买。苏州隔壁的无锡也有一款长征牌,而当时的苏州不产自行车。我的第一辆自行车是梅花牌,鞍山产,市场知名度不高,价格也略便宜。穷汉宠丑妻,我还是很称职地扮演着新郎的角色,骑行时仔细辨认路面,实在太差的路干脆下车推行,不舍得车被颠。不骑时,鞍前马后大献殷勤,车被擦得流光溢彩。

在我看来,自行车与小巷是绝配,就像小木船之于古城的小河,还有梦呓般的欸乃桨声,轻飘飘,慢悠悠。小姑娘骑车尤其好看,裙子飘忽,过拱桥时桥下流水亮光一闪,那是真正的“惊鸿照影”。目送其入小巷,良久,才回过神来,而隐隐传来的一串铃声,似轻言浅笑……

我是自行车骑手中的痴情汉,与之情意久而弥浓。没有机会养娇女,但养“臭小子”一样能激发慈父情怀,在车架上支一只小藤椅,儿子就能坐在上面与他的爹一同穿越风雨和四季。孩子瞌睡多,车龙头车闸传动会夹小手,想想办法,一个大号空可乐瓶去底,套进龙头,填充软布,车龙头就无法再夹手了,此“刘氏发明”近乎可以申请专利。如今,小儿已在攻读硕士。

仿佛自行车也懂知恩图报,一次车胎出故障,我路边补胎,与修车汉一番聊天,发现了一个难得的新闻线索。修车汉有一个身患绝症的残疾儿,是超级球迷,尤其是当时还在美国NBA征战的篮球巨星姚明的铁杆粉丝,他不但知道姚明拿多少分、多少篮板、多少助攻和盖帽,甚至连他何时何地受过伤、缝了多少针,都一清二楚。从马路边到他简陋的家,采访残疾儿,采访发稿系列九篇,引发了众多媒体转载。最后,姚明本人也注意到了这组新闻,特意准备了一笔捐款和一个签名篮球,让他表哥送到苏州,答谢和鼓励他的与顽疾搏斗的小球迷。后来,姚明回国参赛,邀请我陪同修车汉一家前往南京看球,终于促成一代篮球巨星与一个残疾儿的握手。那一幕看湿了万千读者的双眼。

这是我从事新闻工作以来最有影响的一组报道,线索完全系自行车赐予。

残疾儿如今已去了天国,我骑车路上,有时偶一抬头,似乎能感觉这孩子在天上朝我微笑。

后来,我一个月的收入能买十多辆自行车,比起汽车代步的同事,一年一辆新自行车远比汽车的损耗、油费低多了吧?就奢侈一把,没等新车出故障,甚至都没有充一次气、擦一次灰,就换新车。八成新的旧车送给修车的朋友处理去。

自行车本身也在不声不响地变迁着。如今我骑的自行车是苏州产,36速,重量只有当年车重的一半,速度却快一倍以上。车优助胆壮,就很想骑车远行,目的地是千里外的家乡。并且做起了功课,我在办公室挂起中国地图,慢慢研究沿途线路。这对一个年龄“奔六”的记者来说,不失为壮举,当好生酝酿筹备。

有天,我的“坐骑”被溅了些泥水,找一块干布擦拭起来。可擦着擦着,忽然擦出了灵感的火花。我已经有多少年没有擦车了?

望着被擦拭得“容光焕发”的自行车,又一抬头,看见墙上的中国地图,目光仿佛被粘住,久久移动不开。

我想,从物质的丰沛到心灵的舒展,改革开放40年,国家的发展每个人都有目共睹。自己也从一个乡下少年,变成了城里人,有了房产和可观的存款,可是我为国家做了什么呢?几本书,几篇文章,能为社会发展起点什么作用呢?

我忽然想上前去擦拭一下这张地图上的灰尘。但用擦车的抹布显然不合适,用什么呢?那就用我这名老记者的一颗心吧,将它来当抹布,让我看清楚亲爱的祖国这40年走过的坚实足迹,和未来更加美好的前景。(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