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走访手记】陈玉军:“权力墙”前的一次较真
“陈主任,你可要为我做主,村里就这么把我的低保给拿了……”不久前,我到射阳县临海镇兴圩村进行“正风肃纪镇村行”专项行动大走访,刚一跨进党总支书记明千松的办公室就被一位手拄拐杖的老同志给拉住。
“老同志,有话慢慢说。”我一边安慰,一边扶老同志坐下。
老同志就是不肯坐,怒气冲冲地用拐杖敲着地面。
明千松显得有些尴尬,赶忙上来解释。
原来,老同志是兴圩村的村民,姓钱,今年65岁,前几年因患尿毒症被纳入低保。不久前,由于老钱的儿子刚买了一辆运输车,对照低保户条件,他的低保被核销了。
“老同志,你怎么认识我的啊?”为了缓和紧张气氛,我只好转换话题,与老同志套起近乎来。
“上次县里到我们村宣传什么‘清单’时,我见过你。”
“哦,对,叫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我就是来督查‘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执行情况的。”
说到“小微权力”清单,我赶忙从包里拿出一本小册子,翻到19页,指着“城乡低保申请和审批流程图”说:“低保户的进与出,都是有政策依据和规定流程的。”
“是的,我们向他解释,可他就是听不进去。”明千松委屈地说。
“这个我家里有,但我看不清上面写的是什么。”老钱瞅了瞅我手中的小册子。
由于患尿毒症,老钱的视力受到严重影响,“小微权力”清单宣传册字体太小,他确实看不清楚。
“好,走,我们到‘权力墙’上去看。”我搀着老钱向兴圩村公示栏走去。
所谓“权力墙”就是兴圩村“小微权力”清单漫画宣传栏。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要求,射阳县经过调研论证于4月份制定出台了《关于规范村级“小微权力”的实施意见(试行)》,从村级重大决策、招投标管理、“三资”管理、涉农补贴资金发放、用工管理、救助救灾、阳光村务、基层组织管理、服务村民等9个方面厘清村级“小微权力”事项范围和实施主体,围绕32条村级权力清单,绘制出了39张权力运行流程图。为了形象地向基层干群宣传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全县236个村居都设立了宣传专栏,其中有一种形式,就是将各种政策要求和流程规定以漫画的方式放大印画在墙上,被群众形象地称为“权力墙”。
“老人家,这幅图您能看见吗?”我问老钱。
“多少能看见点。”老钱把身子往我手指的方向靠了靠。
“你看,这画上都说得明明确确,你老有困难是不错,但你儿子现在有一辆运输车,对照低保户条件是不符合的,村里是按照规定要求来执行的。”我解释道。
“我儿子七拼八凑买了辆车子跑运输,反而变成坏事了?”老钱似乎明白了村里是在执行政策规定,但仍然有想不通的地方。
“老人家,你儿子有上进心,自己想办法勤劳致富是好事。虽然你不符合低保条件了,但你符合医疗托底救助要求,我们可以帮你申报急难对象医疗托底救助。”我边说边指着“权力墙”上“医疗托底救助办理流程图”安慰老钱。
“哎,那好、那好……”听说还可以享受医疗托底救助,老钱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嘴里不停地嘟哝着。
“陈主任,今天多亏你。”老钱拄着拐杖向我道别。
望着老钱婆娑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