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特别报道

【大走访手记】潘金山:走访云梯关

7月底的一天早晨,蔚蓝的天空,挂着几朵白云,虽然太阳刚刚出头,大地仍像着了火一样。趁着清凉,我们县纪委监委派驻组一行三人,对黄圩镇云梯关村进行“村村到”活动走访。

云梯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海关,至唐代到清代的1000年间,是历代海防重镇、交通要道、险要河防、宗教圣地和商贸集散地,有“东南沿海第一关”,“江淮平原第一关”之美誉。我们从黄圩的北端进入境内,黄响路笔直平坦,沿路可见一排高大雪松在招手迎客。和雪松并排成伍的是红枫、樱花、垂柳、女贞等树种。在炎热的太阳光下,望着茂密的枝叶,让人感觉清凉了许多。临近云梯关的县道两侧十公里的生态观光林,是具有采摘、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功能为一体的绿色生态林果经济基地。汽车在知了声中穿过观光林,到云梯关门口停下。我们一行三人按照原定计划开始了大走访活动。



虽然是早晨,太阳已经火辣辣的,我们走了好长一段距离,才看见有一个老农端着饭碗在树荫下吃早饭,便走了过去。

“老大爷,我们是县纪委工作人员,今天是来村里走访的,想了解村干部的作风情况,也看看你们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

“村干部有什么可说的,他当他的干部,我种我的田。”这位老大爷目无表情地回答道,头也不抬仍然在吃着饭。

我们只好自己拿凳子坐下来,和老大爷聊起家常话。待老大爷的心情平和下来时,继而话锋一转,又谈起了村干部的作风情况。

这位杨姓老大爷叹了口气说:“前几年,我家作为养鸡大户,2015年应该享受奖励的两袋鸡饲料,到现在还没给,也不知道有没有。”

“之前,您有没有问过村干部?”我们以怀疑的口吻在询问他。

“还不知道问了多少次,干部换了好几个,都没有下文,和你们说也是没用的。”

谈着谈着,又有几个村民凑了过来,他一言你一语,和我们唠叨起来了。

“我家丈夫本来是外村的,和我组建家庭几年了,户口一直没有迁到云梯关,你们能帮助把户口迁来吗?”

“去年黄河路征地,我们还能拿到征地补偿款吗?”

……

“你们放心,我们会把你们的反映带到村里、镇里,和镇村干部对接,肯定会给你们一个答复。”这是我们离开时向村民许下的承诺。

盛夏的天气变化多端,下午我们又来到了云梯关村,天突然下起雨来。我们带着村民的疑问到了云梯关村部,与村书记、主任、组长在村部会议室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将村民反映强烈的问题告知村干部,并对“正风肃纪镇村行”相关问题进行了会办研究。

8月11日,我们走访组再次走访了云梯关村,将上次没有走访的村庄都进行一一走访,村民又向我们反映了一些情况。如不知道村网格员是谁?村中道路积水严重,无法出行等。8月12日,云梯关村两委班子在接到我们走访总结9个方面的问题反馈意见后,逐条对照反馈的问题进行整改。黄圩镇党委政府也十分重视,两次召开镇三套班子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正风肃纪镇村行”村村到反馈问题专题会议,对各村反馈问题进行会办。要求各村对照问题向有关村民、农户作出解释说明,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意见。

9月10日,走访组第三次来到云梯关村杀了个回马枪,检查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村干部于主任气喘吁吁跑来告诉我们:“你们上次走访杨大爷反映的问题,我已经向他做过解释了。之前村民反映的征地补偿款,镇主要领导亲自过问,正在向县里争取资金,帮助协调解决。”交通不便、距离村部较远的6组村民缪大爷也高兴地向我们说到“你们走后,现在村干部到我们这里来得多了,也能主动到我们家坐坐,我们有困难不怕不解决了。” 

随着“正风肃纪镇村行”大走访的逐步深入,我们对基层群众的真实感受有了深刻的了解,也更好地找准了工作盲点、症结和堵点,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响水县纪委监委第一派驻纪检监察组  潘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