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特别报道

【大走访手记】顾伟倩:多站在群众的视角想问题


“正风肃纪镇村行”专项行动开展近两年了,村居群众的满意度到底如何?近日,按照县纪委“百名纪检干部访千户”行动的统一部署,我们干部室“村村到”走访组深入小尖镇四丰、小广等6个村居,在与群众面对面、实打实的交流中有了深切体会。



“党中央的政策没得话说,上头对咱老百姓是真关心,但是好经被下面有些歪嘴和尚念走样了,有的村干部只晓得两眼朝上,对老百姓的事不闻不问。”在距204国道不远的一条乡间小路上,我们与迎面走来的一位老人家聊了起来。

“怎么不闻不问了?”

“你们瞧,这片水稻地,就是因为国道边上建了小区,涵管不通了,将近300亩地没水灌溉,反映不少次了,没得人解决。”顺着老大爷手指方向,我们看到有群众正在收拾家用抽水机。听老人家讲,现在各家各户都是自己买抽水机。小沟里的那点水不是渗进来的,就是雨水积下来的。

“桔杆还田补助我们没拿过,邻村为什么就有?正好跟你们县里干部反映反映。”听说我们是县纪委的,一位路过的中年人围了过来。“对村里的环境整治怎么看?不满意,垃圾箱少,桥头、河里到处都是。你们现在就可以去看看。”中年人讲,“村干部平时不怎么管事,但上面一来检查就紧张了,有多少真心为老百姓办事的?”

听锣听声,听话听音。我们能感觉到,该村群众对村干部的工作是不太满意的。反映的问题,都事关他们的生产生活,虽谈不上多么严重,但都事关切身利益,是他们的真实心声。

正风肃纪镇村行,村居干部的作风建设首当其冲。村居是贯彻落实各项政策和制度规定的“神经末梢”,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最后一公里”。村居干部有没有牢固树立起服务群众意识,能不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会不会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老百姓的心里有杆秤,群众最有发言权。

在接下来走访的几个村居,我们又陆陆续续接触了不少群众,有的反映村居干部在搞形式主义,村里主干道上垃圾清理很好,但垃圾堆场没有妥善处理,农田、水塘被污染了;有的反映村里党员大会研究问题不够民主,书记喜欢定调子;有的反映土地被征用后,社保问题还没有落实到位;有的反映村里在处理低保户问题上,存在应保未保、应退未退现象;等等。当然,也有不少群众反映现在上头抓得紧了,村干部很规矩,搞吃吃喝喝的现象看不到了;环境整治有好处,比以前好了很多;村干部服务意识有了,能经常到困难家庭嘘寒问暖,帮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等等。

眼下,乡村振兴工程各级重视正全力推进,精准脱贫、环境整治等攻坚步伐不断加快,农村基层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成效明显,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等工作已经落地,村级民主监督与管理工作不断完善。“正风肃纪镇村行”专项行动为乡村振兴工程保驾护航,为乡村振兴工程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与以往相比,现在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了很多,老百姓以前盼温饱,现在盼环保;以前求生存,现在求生态,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作为镇村干部,必须始终站在群众的视角想问题、看事情,多作换位思考,真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必须始终以好作风、好形象赢得群众的好口碑,服务工作更要雷厉风行、说到做到,不搞形式主义,不糊弄群众,在处理涉及支农惠农补贴、低保户审批等民生敏感问题要出于公心,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必须始终多与群众交朋友,多到农户家串门,多和群众拉家长,及时发现问题,真心热心为民,多办实事、多做好事、多解难事。必须始终以纪律规矩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习惯在被监督的环境下工作,习惯在受约束的轨道上用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人民群众谋福利,是我们共产党人永远不变的奋斗方向。1975年10月,习近平离开梁家河村时,叮嘱后任村支书“要当好一个村的领导,必须一碗水端平。群众最讲究的就是‘公道’二字,最信服的就是公正的人。”梁家河村的群众都讲,习近平是最肯动脑筋的人。他之所以肯动脑筋,深受全村群众拥护,其实就是因为能够站在群众的视角想问题,不管是建沼气池、打水坠坝,还是办铁业社、代销点,都是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愿我们村居干部都能向总书记学习,真心实意地把群众放在心里,始终站在群众的视角务实做事。


(响水县纪委监委 顾伟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