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梦龄:誓当以沙场为归宿
![]() |
郝梦龄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
新华社石家庄10月29日电(记者 秦婧)“忻口开火数月整,娘子关再顶住,南怀化死个够。”1937年在山西流传的这支悲壮的民谣,说的正是抗战时期的忻口战役。在此次战役中,郝梦龄英勇牺牲,成为抗战阵亡的第一位军长。
郝梦龄,1898年2月出生于河北藁城。早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6期步兵科学习。毕业后加入冯玉祥部队,任第4军26旅旅长。曾参加北伐战争,历任第4军2师师长、第54师师长、郑州警备司令、第9军副军长、军长等职。
郝梦龄多次参加军阀混战,见“人民遭殃、流血千里”,深为忏悔和痛恨。全面抗战前夕,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反革命“围剿”,郝梦龄对同室操戈非常反感,曾两次请求解甲归田,均未获批准。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郝梦龄请求北上抗日:“我是军人,半生光打内战,对国家毫无利益。现在日寇要灭亡中国,我们国家已到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我应该去抗战,我应该去与敌人拼。”同年9月,郝梦龄率部北上,在与妻子、儿女话别时说:“我爱你们,但我更爱我们的国家。”临别前,他写下遗嘱,下定为抗日牺牲的决心。
1937年10月11日,郝梦龄率部参加忻口战役,与日军激战数日。10月16日,因南怀化高地被日军占领,郝部奉命担任反攻任务,郝梦龄接到任务后,立即到前线督战,反攻大军分数路扑向日军阵地,连克敌人几个山头。郝梦龄决定乘胜追击,于是挥兵奋进。在通过距离日军阵地只有200米的一段隘路时,郝梦龄被日军的机枪击中牺牲,时年39岁。
郝梦龄阵亡后,士兵在其衣袋里,发现一封尚未发出的致友人信:“余受命北上抗日,国既付以重任,视我实不薄,故余亦决不惜一死以殉国,以求民族生存。此次抗战,誓当以沙场为归宿。”
国民政府后追认郝梦龄为陆军上将。1938年3月,在延安召开的追悼抗敌阵亡将士大会上,毛泽东同志高度评价了郝梦龄等抗日殉国的精神,称颂郝梦龄等壮烈牺牲的将士是中国人民“崇高伟大的模范”,证明“中华民族绝不是一群绵羊,而是富于民族自尊心与人类正义心的伟大民族”。为表彰忠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于1983年追认郝梦龄为革命烈士。
在藁城西北角的烈士陵园内,伫立着郝梦龄雕像,供人瞻仰缅怀。郝梦龄生前捐资建校的碑刻也保留在此。烈士陵园主任郝朝军说,郝梦龄热心教育,为办好家乡教育事业,他出资建高小和女子初小各一所,为县立图书馆赠送高小图书4000余册,本村高小生均给予补助。
“在国家危难时刻,我的祖父身先士卒,以身殉国,实现了为民族、为国家而战的夙愿,我崇敬、并深深怀念他。”郝梦龄的孙子郝良表示,自己一定会传承先人的爱国精神,在岗位上踏实工作,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网友声音
@栖霞 丛宁波
国家危难时,郝梦龄舍生取义,以身殉国;民族图强时,我辈当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枞阳 吴钢
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每当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中华民族总会涌现出许多像郝梦龄将军一样的英雄儿女!
@全南 何学廉
正是无数革命先烈的不惧生死和精忠报国,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新时代的我们要接过他们奋勇前进的接力棒,把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莱阳 李蓉
舍小家为大家,一生家国情怀;以沙场为归宿,一身报国豪气。缅怀是为了铭记,向英烈敬礼,为奋斗者点赞,为祖国加油。
@南昌 周春苗
古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后有“誓当以沙场为归宿”的精神,今有“为中华民族复兴不懈奋斗”的目标,时代在变,我们的爱国心永远不变。
@宁化 陈世雄
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个郝梦龄将军这样的民族英雄,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向为民族独立而付出宝贵生命的英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