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艳照敲诈干部得逞,纪检咋看?
PS艳照敲诈干部得逞,纪检咋看?
背景:湖北省沙洋公安局披露,该局破获一系列敲诈勒索领导干部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彭某涉嫌敲诈厅、处级领导干部300余人。彭某在网上搜索政府、企业、高校等单位领导干部信息,通过PS技术合成与女子的艳照,然后同敲诈信一起寄给领导干部,进行敲诈勒索。最终他敲诈成功的有10起,收到转账资金130.2万元。警方已核实的受害人为副厅级1人、正处级7人、副处级2人。
新京报发表殷国安的观点:“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这些乖乖打款的官员,难免被质疑存在生活作风问题。如果他们从未进行过色情活动,他们根本就没有上当的可能性,更不会按照要求汇款。而连PS的艳照也分辨不了,大概率只有一种情况:这些乖乖打款的官员色情活动多到实在记不清了。以往很多案例也告诉我们,一个生活作风很差的干部,也常常伴随着其他违纪、违法问题。也有分析说,被敲诈的官员打款的心理是担心名誉受损“破财消灾”。但不论他们心里有没有鬼,“纵容敲诈”都该是条线索,查出没问题,自然于名誉无损;可要是查出了问题,回头再看那些“破财消灾”的托词,大概也才知道什么是“自欺欺人”吧。从过去的情况看,有些向骗子汇款的官员很多都没了下文。有个重要原因在于,骗子被判刑的是一个地方的法院,而向骗子打款的官员属于另一个地方,双方没有行政隶属关系,个中缺乏线索移交机制。司法机关办理的案件若牵涉到异地党政干部违法违纪问题,也该有“移送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常态化机制。PS艳照竟能敲诈130多万,也是个反腐线索,对那些乖乖汇款的官员也该查一查。
小蒋随想:前些天,网上流传一份湖南省衡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权籍调查科的集体承诺书。其中第三条“杜绝外出吃饭叫美女作陪”在网上炸了锅,很多网友说这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该中心回应,奇葩承诺“系科长敷衍了事所写”,单位开会说禁止这类问题,科长就逐条照抄,该中心从未发生此类问题,涉事科长被诫勉谈话。姑且相信这种说法,但开会为何要提“美女作陪”“交百元才办证”?恐怕,有现实的反面教材。由此联想,假如其他“问题干部”还处于潜伏状态、尚未被纪检监察机关查处,遭到如本例这种PS不雅照敲诈,岂不会心虚并乖乖掏钱?所以,有人质疑本例中的10名受害人“屁股不干净”,未必没道理。有没有可能是某些人担心“黄泥掉裤裆,洗也洗不清”,没做亏心事也交钱?不能说没有这种可能。但是,违纪违法与否终归要拿证据说话,“可能”是不算数的。即便法治讲究“疑罪从无”,也得通过认真调查,如果有疑问但没查到实际证据,才适用“疑罪从无”,不能在没有调查的情况下,就断言“没问题”。有人可能会问:男女关系算不算党员干部的隐私,该不该予以保护?透过干部要向组织汇报包括婚姻关系等事项,以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党员干部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组织显然要调查与惩处。10名厅、处级领导干部给敲诈者130万元,侦办此案的湖北沙洋警方与涉事官员所在地的纪检监察机关,会沟通联系吗?全面从严治党,反腐败永远在路上,高层的指向很明确。各地有关部门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健全机制,打通梗阻,切实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