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勤廉风范

敢让旧貌换新颜 ——记阜宁县吴滩街道吴滩居委会党总支书记吴国祥

  在居委会查阅台账资料,走进现代农业大棚看新苗长势,深入康居工程工地查看进展和质量……11月23日下午,阜宁县吴滩街道吴滩居委会党总支书记吴国祥像往常一样,工作安排得满满的,回家已是华灯初上。 
  站在阜宁300多名村书记中,吴国祥个子不高,脸庞黝黑,一点也不起眼。然而,就是这样一名朴实的居委会党总支书记,敢于战天斗地,誓让吴滩旧貌换新颜,带领大家实现贫穷落后村的华丽转身。 
  临危受命,解难题聚民心 
  吴滩居委会是2001年5月由原西河村、吴滩村、为民居委会组建而成。新成立的吴滩居委会背负了3个村遗留的48万元外债,其中有30多万是小街居民的高利贷。整个居委会可谓是一穷二白,人均年收入不足7000元。 
  当时,退休村主任刘忠成对大家说:“国祥头脑活、有闯劲,这个时候只有他上才能改变这种状况。” 
  在乡亲们的殷切期望下,吴国祥走上了吴滩居委会第一任党总支书记岗位。上任后,他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群众反响强烈的村级债务。面对较为沉重的负担,吴国祥迎难而上。 
  居委会主任吴建胜回忆说:“吴书记一上任就组织我们召开会议,商量对策,研究方案,制定化解债务措施。”在摸准每一笔债务后,吴国祥与吴建胜兵分两路,一路盘存量,一路收旧账。 
  吴国祥带领村组干部用半个月时间,不分白天黑夜,清理置换出近3000平方米的场地,然后出租给当地的个体户,仅此一项当年就为居委会增收30万元。同时清收往来旧账20万元,一年多就将欠债全部还清。 
  随着债务危机的解除,新成立的吴滩居委会“两委”班子赢得了民心,得到了群众的信任,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也为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艰苦创业,谋发展带民富 
  2005年,中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吴国祥敏锐地发现政府会进一步改善农村的居住条件。他抢抓机遇,以集体开发的模式,在吴滩胜利河南率先建设一批联户房,为吴滩居委会以后的经济发展赚得了一份厚实的启动资金。 
  “有了这笔钱,彻底改变了村里的财务状况。从这时候开始,大家的工作重心也从开始解决问题转变到强村富民上来。”经管员刘广明想起当时的情形,依然难掩兴奋之情。 
  吴国祥决定走农业、工业、三产一起上的发展之路,他首先将目光瞄准前圩路两旁已废弃多年的个人创业园。“搞活创业园是全居致富的希望,但搞活的前提是我们要能把那条不足2米宽的烂路修起来。”吴国祥说干就干,带头扛起铁锨,领着“两委”干部充当建筑工人,重修了一条6米宽800米长的前圩路。 
  路通了,创业园变活了,很快引进了电子厂、服装厂、包装材料厂,当地群众也能够就近打工了。吴滩居委会辖内现有13家企业、2座农贸市场、20多间商业出租店铺,固定资产达2000多万元。 
  吴滩居委会有钱了,老百姓的日子也好过了。原本可以歇歇脚的吴国祥反而更忙了。他不是奔波在工厂、市场,就是深入田头、农家,大伙都称他为“拼命”书记。 
  造福于民,促和谐助振兴 
  近年来,吴滩居委会先后投入200万元,建起全民健身中心、道德讲堂,还组建了文艺表演队,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修建了10多公里的硬质水泥路,添置了200多盏太阳板路灯,极大改善了居民的出行和生活条件。 
  “现在我们居委会的环境真好,雨天不怕水,夜出不摸黑,出行不呛灰,真正感谢我们的吴书记。”每每谈及眼前生活,群众由衷地感叹。 
  “村里富,不算富;群众富,才真正富。”这是吴国祥的口头禅。居民生了重病,都能得到居委会党组织的慰问帮扶;60岁以上老年人,每年都能收到300到600元的压岁钱;90岁、100岁的老人过生日,还会送上2000元、10000元贺礼;为居民们每人每年补贴100元医保费,让群众享受到了发展的成果。如今,吴滩居委会人均年收入达到27000多元,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指数得到极大提升。 
  吴国祥把改革创新带来的红利分享给了群众,促进了社会和谐与加快发展。 
  吴滩居委会准备新建1200平方米党群服务中心与便民服务中心,新建500平方米的红色遗存展览馆;将群众老年敬老金再提升一个档次……“我们将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力争把吴滩居委会打造成省市知名、全县一流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展望未来,吴国祥思路明晰、信心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