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县:把好“三关”,擦亮基层监督“探头”
滨海县自实现296个村(社区)纪检监察员全覆盖以来,积极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履职管理,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监督网络,把好“三关”,着力打造一支“升级版”的村级纪检监察员队伍,助力基层监督“探头”越擦越亮。
精挑细选配强人员,把好高标准“入口关”
“最近上报县扶贫办统一审核的2018年度脱贫户名单有没有及时在村里进行公示?”滨海县东坎街道新安村纪检监察员梁友桂在村务公开栏前仔细查看并记录着,他挂在胸前印着联系方式和岗位职责的村级纪检监察员卡片显得十分引人注目。
在选配村级纪检监察员过程中,滨海县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出台《滨海县村级纪检监察员选配管理办法》,本着好中选优、优中选精的原则,从村组织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等环节,严格把关,确保推选上来的纪检监察员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群众基础良好。同时,进一步优化年龄结构和学历水平,目前,全县296个村级纪检监察员的平均年龄为47.3岁,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达77人。
强化管理锻造队伍,把好严要求“上岗关”
“这些事千万不能做!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利用宗族或者黑恶势力等欺压群众、纵容涉黑涉恶活动、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讲台上,滨海县坎北街道纪工委书记梁震萍在对街道13名村级纪检监察员培训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讲台下,村级纪检监察员们正认真的把重点内容记在街道纪工委印发的随身学习卡上。
滨海县纪委监委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多层次多平台组织村纪检监察员积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领域的最新要求,确保掌握开展监督工作所必备的理论和业务知识。以明确职责定位为关键点,形成规范履职制度,将村级纪检监察员职责范围、联系方式公示在每个村的公示栏,便于群众及时举报联系;村级纪检监察员在班期间统一佩戴好党章、挂好纪检监察员工作牌;向每位纪检监察员发放村级纪检监察员工作手册,及时记录工作动态、监督谈话等。年内计划在各村设立纪检监察员工作室,进一步规范村级纪检监察员工作。
精准对焦常态监督,把好清单式“监管关”
“这几个月据你们观察,对村组干部履职方面你们有没有什么意见和看法?村里新报的低保户是真的困难吗?”滨海县八巨镇永余村村级纪检监察员王金海主动到本村农户家里了解社情民意、排查问题线索。
注重发挥村级纪检监察员的一线“监督哨”作用,各个镇区每月按照理顺职责边界,各有侧重的原则,针对性的对各村级纪检监察员“量身定制”工作清单,充分利用村级纪检监察员来自基层、熟悉群众优势,以收集了解村情民意、干部勤廉情况为重点,结合协助县委巡察、村级专项巡察、案件调查、村务监督等方面,形成“清单式”的村级监督,实现县镇村纪检监察工作的“三级共振”。
据了解,村级纪检监察员上岗一年多以来,在村级理财、村干部监督、惠民政策落实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监督作用。
“自从村里的纪检监察员于连山上任后,我们对村里事务以及村组干部有什么疑问都会向他提出来,甚至有关惠农政策方面的问题也会咨询他,对我们来说,他就是村里的‘纪委书记’”。滨海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夹堆村村民于衍成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