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勤廉风范

感动民族村的汉族女书记——记滨海县东坎街道广垛村党总支书记董仁花

    滨海县东坎街道境内的广垛村,被当地人称为“吴回庄”,全村1003户、3811位居民中,有吴姓回民302户、1212人。过去,村子乱、环境差、百姓穷,是人们对当时广垛村最大的印象。就是这样一个以“开支没有票子、村委办公没有房子、百姓致富没有路子”远近闻名的“三无村”,在村党总支书记董仁花的带领下,变成了幸福、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今,广垛村已先后荣获省文明村、省美丽乡村、省民族团结示范村等称号。 
  用真情痴劲焐热群众板凳 
  村支书是一个特殊的岗位,而当好回民村的村支书,更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上任伊始,董仁花认真学习起回族的习俗,一有空就往回民家跑,嘘寒问暖,随身带着笔记本,把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急一一记下来。没过多长时间,董仁花就把全村所有回民家的板凳焐热了,回民们对她的感情也日渐升温,信任感、依赖感越发强烈。 
  “4组村民薛学仁老两口带着两个小孙女艰难度日;3组村民殷善友夫妻俩身体不好……”像这样详细记录每家每户情况,还标注了需要帮忙解决的“分外事”的民情日记,董仁花有厚厚的4大本! 
  “真情,才能赢得民心。农村工作是个良心活,要干就干好,必须要执着,要有股子痴劲。”董仁花说。 
  用真心实意温暖群众心田 
  把脚跟扎在基层,把口碑立在民心。在广垛村工作的30多年里,董仁花始终把全村工作抓在手上,把百姓冷暖放在心上,一丝不苟。 
  “老书记一辈子兢兢业业,工作认真负责,她的工作作风我们人人佩服,她的工作能力大伙充分认可。”5组村民沈学清说,“有啥事,找董书记去评评理,群众都服气!”提起董仁花,村民们都竖起大拇指。 
  “董书记的腿部有严重风湿病,有时看她带着病痛走路还一家一户上门核数据、听诉求、解矛盾,我们真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村党总支副书记吴国富坦言,拆迁工作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特别难的事”,董仁花却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村里城东发展规划区域范围征地工作,并且没有一户群众利益受损。 
  “其实我也没有太多想法,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既然选择了基层干部这一角色,就得担好这个责,实实在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只有他们过好了,我才安心踏实。”董仁花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入党初心。 
  用真抓实干富裕群众口袋 
  当了领头人,最重要的就是带领全村“拔穷根”。广垛村因地理位置优越,适合养殖业发展,董仁花就因地制宜带领指导村民开展特色养牛。 
  “董书记带领我们大多数村民养上了牛,少的几头,多的达几十头,我们靠养牛走上了致富路。”回民组村民吴国亮笑着说,“董书记帮助我办了一个养牛场,有70头牛,一年纯收入30万元。” 
  村里发展越来越好,如何带领全村村民共同富裕?董仁花又根据每位村民的特点、村民家庭情况,建立档案、安排工作去处。想要上班的,村里联系安排到县内各大企业就业;是种田能手的,村里将土地流转给他们耕种;年老体弱的也没有落下,村里专门开发了绿化管理、清洁卫生等公益性岗位,每人的年收入万元左右…… 
  乡村振兴战略,给农村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全村现有养殖大户35户,预计今年销售产值超亿元。”着眼未来,董仁花计划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主题,以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进一步抓好养殖业、种植业等产业和劳动就业,加快实现村强民富,跑步奔向高水平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