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谁不爱好官
周末在家陪小宝玩耍,成功耗尽其体力令其入眠。打开久违的电视机,随手调到电影频道,正在播放的是老电影《焦裕禄》。看着看着,我放下了准备调台的遥控器,把这部电影看了个完整。电影镜头的生动再现,让我对焦裕禄同志感人的事迹和崇高的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体会,内心很受感动和教育。想起习近平总书记所写的那句: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
感动于焦裕禄对人民的赤胆忠心。电影里的张书记跟焦裕禄有一段精彩的对话,张书记说工作要先让上级领导满意,焦裕禄却认为工作要先让人民群众满意。抱有这两种思想的不同结果是,焦裕禄忙于发放救济物资让老百姓度过难关,而张书记却忙于筹办展览让上级领导高兴。这两种迥然不同的政绩观,事实上反映出如何看待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二者的关系问题。焦裕禄的为民态度,对我们在工作中如何正确把握和权衡这二者关系,有很大启迪。
感动于焦裕禄身先士卒的工作精神。作为县委书记,焦裕禄所做的那些访贫问苦、慰问群众、勘探风沙、查看灾情等事情,完全可以让具体办事人员操作。但是,焦裕禄却总是轻车简从、亲临一线,那种“车”充其量就是破自行车,那种“从”无非是两三个随行的工作人员。他那种“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的思想,值得我们认真反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干工作就必须掌握第一手资料,这样才能符合实际、贴近群众。
感动于焦裕禄吃苦在前的奉献精神。对于过去县领导心安理得享受着的特殊待遇,焦裕禄硬是带头给取消了。这虽说是集体表决定下的,但没有他的登高一呼,哪会有表决时候的应者如云。得失之间,焦裕禄在全家老小尚未温饱的情况下,克己奉公,这种境界何其高尚!当女儿在向母亲埋怨自己的衣服破旧的时候,当孩子们欢天喜地要吃鱼的时候,当儿子一气之下扔掉手中的窝窝头的时候,我想焦裕禄的心肯定在滴血,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哪个父母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们过上好日子?在这些私情面前,焦裕禄想到的却是通过自己的廉洁去维护党的形象。这是一种艰难的抉择,也是一种崇高的抉择!
感动于焦裕禄敢于承担的负责精神。当上级来调查处理购买高价粮的问题,别人又乐于替他承担责任的时候,焦裕禄以坦白的襟怀和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斩钉截铁地承认是自己做出了决定,别人是执行他的决定。这种胸襟展现出的是他对党的忠心、对人民的负责、对干部的保护,是他坦荡的胸襟和淡泊的姿态。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焦裕禄用他的一心为民、无私奉献,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当下,我们又应如何作为?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唯有学习前人精神、继承先辈志向,“讲政治、强担当、比业绩”,坚定不移反腐败,一心赤诚做卫士,为“清风盐城”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市纪委监委第八纪检监察室 顾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