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特别报道

【一线手记】接到“谢师宴”电话后……

    “喂,老同学你好!我儿子高考考得不错,准备举办一个‘谢师宴’,想请你来捧场……”
    不久前的一天,我正在伏案工作,在乡镇工作的老同学打来电话邀请我参加他儿子的“谢师宴”。
    “祝贺啊,祝贺你儿子金榜题名!”对于老同学的来电,我第一反应是向他表示祝贺。可是当听到“谢师宴”几个字时,我心里一激灵,立即说道,“不好意思,你儿子的‘谢师宴’我不能参加……”
    “为什么?是不是因为你老兄高升了,把我们给忘了。”电话那头的老同学显得非常不高兴。
    “不是,不是,是因为有规定……”我赶忙解释。
    “我儿子学校确定下来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没想到,你老兄也太不够意思了!”还没等我解释完,老同学就把电话给挂了。
    当初,我与老同学在同一乡镇工作,平时交往比较多,我们两家关系一直不错。可以讲,我是看他儿子长大的。只是这几年,因为工作变动,我离开了乡镇,与老同学一家交往不多了。没想到,老同学的儿子今年考大学了,而且考得非常好。金榜题名,人生幸事,祝贺一番,可谓人之常情。但是县纪委出台了严禁党员干部违规操办和参加“谢师宴”“升学宴”的规定,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我怎么能带头顶风违纪呢?
    就这么拒绝老同学的邀请,难怪老同学生气,这么多年的交情不能毁于我没解释清楚。怎么办?如何消除老同学的误解?我把县纪委刚刚出台的《关于严禁党员干部违规操办和参加“谢师宴”“升学宴”的通知》通过微信发给了老同学,希望他能理解我的苦衷。
    “是我误解你了,你发来的文件及时地给我上了一堂党纪课。”过了不多久,老同学又拨通了我的电话。在被我拒绝后,他还通过电话盛情邀请了他所在单位的领导,得到的回复都是“有规定”。“规定”的内容到底是什么,他被弄糊涂了,出于礼貌,也不好多问。原来,他所在的党支部学习传达《关于严禁党员干部违规操办和参加“谢师宴”“升学宴”的通知》的那天,刚好他请假外出为儿子填报志愿,所以他压根儿就不知道有这个要求。在看到我发给他的文件“原文”后,他才明白“规定”是怎么一回事。
    “规定”既严禁党员干部参加非亲属操办的“谢师宴”“升学宴”,又对党员干部违规操办“谢师宴”“升学宴”作出了禁令。老同学告诉我,他改变了为儿子操办“谢师宴”的计划,就在家庭内部搞一个小型欢聚来庆祝一下。
    祝贺,非要到场;谢师,无“宴”亦可。老同学的一番话,终于让我一颗悬着的心放下了。

    (射阳县纪委监委  陈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