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盐都

清风廉雨润厚土——盐都区教育系统推进廉洁文化教育活动侧记

     “平安是福,廉洁是金。事业上对他多一分支持,少一分拖累;感情上对他多一分温暖,少一分埋怨;生活上对他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苛求……”这是盐城市神州路小学教师朱晓芳,在“家庭助廉扬清风”活动中,写给其丈夫--盐都区教育局机关干部卞书颜的亲情廉语,既有关爱提醒,又有殷切期盼,感情真挚,发人深省。

    在盐都,廉洁美德植根于师生心灵,崇廉尚洁成为全区教育系统新风尚。

    近年来,盐都区教育系统在该区纪委的指导下,坚持“育人廉为先、治教廉为本、教书廉为魂”,坚持教师讲廉、典型导廉、案例警廉、家庭助廉,不断以廉洁文化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塑造人,实现教育事业与廉洁文化建设双提升、双丰收。

根植沃土枝叶茂

    “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在盐都,有着涵养廉洁文化的深厚沃土。该区制定出台《盐都区教育系统廉洁文化进国民教育活动实施意见》,构建组织领导体系、激励保障、督查考评长效机制。此外,连续多年开展“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感动盐都教育十大人物”“最美乡村教师”“大力弘扬师德新风,争做教书育人模范”及先进事迹报告会等活动,严格落实校长“年初诺廉倡廉,年中询廉践廉,年终述廉评廉”举措,促使系统内廉洁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我们每年组织开展的校长述廉评议活动,目的就是激励督促校长改进工作方法、创优工作业绩、保持清正廉洁,积极推动廉洁文化融入办学愿景、校训校风、师德师风等方面。”盐都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熊新华介绍说。

    依托民主生活会、中心组学习和“三会一课”等载体,定期组织系统内干部职工观看教育片、上廉政党课,谈认识、讲体会、表决心。每年“5.10警示教育日”前后,组织到新四军纪念馆、市尚德昭廉教育馆、市看守所、大中农场等地观摩学习。重点培植“盐都区青少年廉洁文化教育基地”,2017年起常态化组织中小学师生参观感悟,已安排517300多人次接受廉洁文化教育,让廉洁理念扎根广大师生心灵。

百花齐放廉满园

    漫步在盐都的中小学校园内,灯箱上是廉政格言,广场上立着廉石,黑板报上有廉洁小故事,图书馆里有廉洁书架……教室墙、走廊旁、橱窗内廉洁从教的宣传内容随处可见。各学校因校制宜、因地制宜开辟廉洁宣传教育室、建设廉洁文化长廊、树立廉洁文化主题墙、设置廉洁图书专架,师生上教育课,观教育展板,搜廉洁故事,赏自创作品,已成为校园的特色风景。

    近年来,该区纪委、区教育局根据学校实际和青少年身心特点,联合编撰小学13年级组、46年级组、初中组、高中组一套四册《廉洁伴我行》地方廉洁教材,每学年适时更新改进,为区内5万余名中小学学生人手发放一册。将廉洁教育内容纳入学校学年教学计划,定期安排骨干教师上好廉洁教育示范观摩课,把廉洁教育作为必修课程,做到每双周授课一节,引导学生在熏陶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使孩子们将敬廉崇洁这本“书”真正读到心里。

    至目前,全区已创树培植毓龙路实验学校“廉政书吧”“ 童心童行”道德银行、神州路小学“小露珠报”、北龙港小学廉洁剪纸、中兴实验学校廉政版画、马沟小学“廉墨飘香”等一系列廉洁文化品牌,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校园和社会风气,逐步形成了“清、正、诚、廉”的教育新风尚。

共赏廉花香更浓

    “爸爸妈妈,希望你们在工作中能做到清正廉洁,明明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这是盐城市神州路小学三(6)班学生王子豪在廉洁家书征集活动中给爸爸妈妈的书信部分内容。

    “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这是该区教育系统对廉洁教育的共同认识。近年来,该区纪委、区教育局积极开展家庭促廉行动,通过签订“家庭廉洁公约”“争当家庭助廉小卫士”等活动,形成“学校牵小手,小手拉大手”互动局面,廉洁教育触角不断延伸;开展“廉洁在我家”征文活动,话廉洁,谈感受,抒体会,先后有1200余名党员干部收到自己孩子的劝谏信,学生向家长讲述廉政故事2000个;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总书记家风家训讲话精神、古今名人家规家训和家风故事,评选“我最欣赏的家训家规”、撰写“我的家风故事”、确立“我的家训家规”;组织干部配偶撰写心得体会,“家庭廉政日志”,“谈心会”“枕边风”,亲情寄语、温馨提醒、深切警示,“滴灌式”发挥家庭成员对系统党员干部亲情提醒和劝导警戒作用,提醒亲人不碰红线、守住底线。

    “廉洁文化进国民教育是长期课题。我们将结合实际,深入挖掘地方廉洁文化资源,注重特色培育、加强品牌建设、推进廉洁教育,营造廉洁从教的育人环境,培育敬廉崇洁的价值观念,让廉洁文化成为盐都校园最靓丽的风景线。”对这项工作,盐都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察委主任朱金南寄予了新的期望。(李永辉  曾峥  刘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