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峥嵘岁月 不变红色初心——记建国前老党员丁权
10月1日,建国前老党员丁权和家里人一起观看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直播。丁权的小儿子丁杨说,“庆祝大会,父亲看得可认真了,特别是阅兵式,宏大的场面震撼人心。父亲非常感慨,说祖国变得繁荣昌盛,为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
丁权是射阳县合德镇人,今年96岁,他听力不好,不过精神状态很好。丁权和老伴,由丁杨夫妻俩照顾。“我父亲身体还可以,胃口也挺好的,生活能自理,腿脚也挺利索的,经常到小区里散步,和邻居们聊天。”丁杨说,“父亲非常关心国家的发展,平时在家喜欢看新闻联播,我们还给他买了放大镜,方便他看报纸。”
在家人的提示下,丁权老人深情回忆起往昔。“抗日战争时期,射阳地区不少年轻人都参军了,18岁那年,我也主动报名参加新四军。”让丁权最骄傲的事情就是:“我是1942年上半年参军的,下半年就入了党,我是一个共产党的兵!”丁权先后参加过三大战役,因表现突出,经所在部队徐怀宝、殷志诚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军后不久,丁权就参加了第一场战役——大兴战役。从当晚8点持续到第二天中午12点,经过16个小时,战斗才结束,最终新四军打败了盘踞在大兴的伪军头目陈浩天。“那次战斗真激烈,我旁边的机枪班长被炮弹炸飞,都找不到完整的尸体。”老人虽然记忆模糊,但是那壮烈的战斗场景依然历历在目。大兴战役结束,丁权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后来经过组织考验,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丁权参加的第二场战役是陈发鸿领导的3师8旅22团攻打通洋的邵尖战役。战斗是1943年一天晚上进行的,新四军集中优势兵力,攻打盘踞在那里的鬼子和伪军,为解放合德扫清障碍。“那一场仗死了好多人,和我们一起参加战斗的70多人,最后只剩下14人。。”老人眼里噙着泪水。
1944年10月,新四军3师决定攻打盘踞在合德的日伪军,由8旅22团和24团担任主攻。日军在合德修筑炮楼和碉堡,派有重兵驻守。丁权随着部队从15公里外的小闸口顶风冒雨赶到合德。夜里,合德战斗打响,丁权和战友突过护城河和耕耘河,一路势如破竹,成功夺取了南圩门的碉堡,攻占了伪警察局,后又拿下陈树清庄圩炮楼。但是,盘踞在合德东部棉花公司里的侵华日军仍死守据点,依仗坚固的工事,拒不投降,我军围困两天后,于21日再度发起总攻。“陈发鸿亲临第一线指挥战斗,在激战中不幸中弹,倒在血泊之中。”老人说到这,已经言语哽咽。
抗战胜利后,丁权随部队参加了淮海战役,被编入随军印刷厂,印刷战地简报。1949年上半年,该印刷厂被编入解放军12纵队政治部印刷厂(利华印刷厂)。1950年,丁权因患黑热病退伍,被安置在盐阜大众报印刷厂做练习生。后因工作需要被调进射阳印刷厂。丁权老人对印刷工作可谓是情有独钟,“那时我从未想到要享受退伍军人的优待,坚持在印刷一线工作,在一线钻研技术,机器有什么毛病,我听一下,就知道毛病在哪。”丁权老人那时可以算是印刷厂的技术骨干。在车间他时刻不忘记自己是共产党员,是共产党的一个兵,处处发挥带头作用。
2015年,丁权获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父亲对人非常热心,我记得小时候,邻居有一户烈属家庭,家里没有壮劳力干活,他就经常去帮忙。上面发慰问品,他也要分点过去。”丁杨说,“父亲经常和我们讲他参加战斗的故事,教育我们要努力工作,争取都能入党。等我们有了孩子,父亲就教育孩子们,要珍惜和感恩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丁权是射阳县合德镇人,今年96岁,他听力不好,不过精神状态很好。丁权和老伴,由丁杨夫妻俩照顾。“我父亲身体还可以,胃口也挺好的,生活能自理,腿脚也挺利索的,经常到小区里散步,和邻居们聊天。”丁杨说,“父亲非常关心国家的发展,平时在家喜欢看新闻联播,我们还给他买了放大镜,方便他看报纸。”
在家人的提示下,丁权老人深情回忆起往昔。“抗日战争时期,射阳地区不少年轻人都参军了,18岁那年,我也主动报名参加新四军。”让丁权最骄傲的事情就是:“我是1942年上半年参军的,下半年就入了党,我是一个共产党的兵!”丁权先后参加过三大战役,因表现突出,经所在部队徐怀宝、殷志诚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军后不久,丁权就参加了第一场战役——大兴战役。从当晚8点持续到第二天中午12点,经过16个小时,战斗才结束,最终新四军打败了盘踞在大兴的伪军头目陈浩天。“那次战斗真激烈,我旁边的机枪班长被炮弹炸飞,都找不到完整的尸体。”老人虽然记忆模糊,但是那壮烈的战斗场景依然历历在目。大兴战役结束,丁权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后来经过组织考验,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丁权参加的第二场战役是陈发鸿领导的3师8旅22团攻打通洋的邵尖战役。战斗是1943年一天晚上进行的,新四军集中优势兵力,攻打盘踞在那里的鬼子和伪军,为解放合德扫清障碍。“那一场仗死了好多人,和我们一起参加战斗的70多人,最后只剩下14人。。”老人眼里噙着泪水。
1944年10月,新四军3师决定攻打盘踞在合德的日伪军,由8旅22团和24团担任主攻。日军在合德修筑炮楼和碉堡,派有重兵驻守。丁权随着部队从15公里外的小闸口顶风冒雨赶到合德。夜里,合德战斗打响,丁权和战友突过护城河和耕耘河,一路势如破竹,成功夺取了南圩门的碉堡,攻占了伪警察局,后又拿下陈树清庄圩炮楼。但是,盘踞在合德东部棉花公司里的侵华日军仍死守据点,依仗坚固的工事,拒不投降,我军围困两天后,于21日再度发起总攻。“陈发鸿亲临第一线指挥战斗,在激战中不幸中弹,倒在血泊之中。”老人说到这,已经言语哽咽。
抗战胜利后,丁权随部队参加了淮海战役,被编入随军印刷厂,印刷战地简报。1949年上半年,该印刷厂被编入解放军12纵队政治部印刷厂(利华印刷厂)。1950年,丁权因患黑热病退伍,被安置在盐阜大众报印刷厂做练习生。后因工作需要被调进射阳印刷厂。丁权老人对印刷工作可谓是情有独钟,“那时我从未想到要享受退伍军人的优待,坚持在印刷一线工作,在一线钻研技术,机器有什么毛病,我听一下,就知道毛病在哪。”丁权老人那时可以算是印刷厂的技术骨干。在车间他时刻不忘记自己是共产党员,是共产党的一个兵,处处发挥带头作用。
2015年,丁权获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父亲对人非常热心,我记得小时候,邻居有一户烈属家庭,家里没有壮劳力干活,他就经常去帮忙。上面发慰问品,他也要分点过去。”丁杨说,“父亲经常和我们讲他参加战斗的故事,教育我们要努力工作,争取都能入党。等我们有了孩子,父亲就教育孩子们,要珍惜和感恩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