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散文

那一年……(“祖国在我心中”征文)

    在人的一生中,有些记忆就像一竿竿青竹,常绿常青,不会因时光荏苒而褪色。

那一年······

那一年,1977年12月,祖国正处于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的年代,我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记得那一年,我正读初中,一次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偶然捡到了一只钱包,里面放满了现金和票据。我兴高采烈、一蹦一跳地回到家里,开心地告诉了父母。

我的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退伍后一直在家乡务农。得知此事后,父亲寻着票据上的姓名找到了丢失钱包的本乡砖瓦厂承包人许某某,第一时间将钱包交还给他,许某某感激万分,我父亲坦然说道“帮助他人,也是责任”。父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一生为人厚道、热心、耿直。

时间虽然过去了40个年头,但父亲那句“帮助他人,也是责任”初心教诲,一直激励我,立足本职,为梦前行,默默为民为国奉献……

那一年,1989年9月,我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的祖国也迎来了40年华诞,也是改革开放10周年。                  

记得那一年,农校毕业的我,在农村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已近五个年头,蹲点乡镇畜牧兽医站钻研山羊冷冻人工授精技术,填补了盐城市的山羊人工授精技术空白,由此获得了盐城团市委青年发明三等奖。在此后近二十年的乡镇基层工作中,积极投身于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等农村事业,随着党中央在农村实施一系列富民政策和改革开放,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我的初心也一步步变成现实……

那一年,2001年5月,我光荣的成为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我的祖国成功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并加入了WTO。

记得那一年,我第一次接触纪检监察工作,心中有激动、有疑问、也有憧憬。对于这既陌生又崇高的事业,深感责任重大。每当群众来信来访,总觉得无处着手,但是父亲那句 “帮助他人,也是责任”初心教诲再次激励了我,让我克服畏难情绪,通过学习纪检监察书籍、业务报刊,邀请县纪委专家领导现场指导,到县纪委跟班业务学习,一步步从“门外汉”变成了“纪检人”。

作为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来说,守初心就是要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为民解难、为民谋利、为民尽责,与父亲的初心教诲一脉相承。紧扣人民群众迫切需求的急难事,听民情、访民意、察民生。特别是近年来,注重扶贫领域和机关作风问题的日常监督,对在城乡低保、保障性住房、农村危房改造、种粮补贴、土地增减挂钩等项目资金使用管理中发生的腐败问题不手软、不姑息。

再小的权力也是权力,再微的腐败也是腐败。发生在农村的“微腐败”,将党中央诸多好政策拦在“最后一公里”,严重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啃食群众“获得感”。治理农村“微腐败”,努力实现监督全覆盖、常态化、零容忍。2001年以来,我先后主办、协助查处了农村基层干部违规违纪违法案件90余件,处分违纪党员近120名。2014年7月,本县某村几名村民重复上访多年反映该村干部虚报、冒领粮食直补资金、土地增减挂钩、农村保险、社会抚养费、农村财务等一系列问题,经过调查核实,该村的书记、主任、会计,分别受到了相应的纪律处分,上访村民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人们都说“冷暖自知”,作为一名纪检人,始终保持守初心担使命,从平凡点滴的工作中,我感受到了作为纪检人的幸福。当走村入户,面对面向群众了解惠农资金落实情况时,我从群众期待的目光里感受到作为纪检人的责任;当把收缴的低保金亲手交给群众时,我从群众那满面笑容里看到了作为纪检人的快乐;当为身患重病的群众追回被村干冒领的“救命钱”时,我从那颤抖的双手里感受到了作为纪检人的自豪.......


(作者:响水县纪委监委 潘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