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府衙的红色印迹
![]() |
图为位于二府衙街19号的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旧址,亦是杨闇公旧居。 |
在重庆市渝中区望龙门二府衙街,有一幢青灰色的小楼。墙上规整地排列着褐色的木窗,朝南开的石拱门前设有五级台阶,整幢建筑古朴庄严。在90多年前,这里是全川革命运动的核心地。
1926年2月,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在二府衙街19号(原70号)成立,杨闇公担任首任地委书记兼军委书记。那时的重庆地委受中共中央委托,负责统一领导四川全省的中共党组织,这里实际也是四川省委所在地。萧楚女、吴玉章、冉钧、童庸生等中共地方党组织领导会聚于此,与杨闇公一起策划领导全川的革命运动。
1926年7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为配合北伐战争进程,中共重庆地委书记兼军委书记杨闇公,军委委员朱德、刘伯承等在莲花池国民党左派省党部召开军事会议,策划举行泸顺起义。同年12月上旬,由刘伯承任总指挥的武装起义在泸州(今四川泸州市)和顺庆(今四川南充市)相继爆发,并通电全国宣布反对军阀统治。泸顺起义是南昌起义的前奏,是中国共产党人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开展军事斗争的一次重要尝试。
杨闇公名尚述,字闇公,1898年3月生于四川潼南(今重庆潼南区)双江镇,1913年入南京军官教导团学习,1917年东渡日本求学,1920年回国后与吴玉章等人在四川从事党建工作,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重庆团地委组织部长、书记,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首任书记,其后兼任军委书记。泸顺起义后,杨闇公继续在重庆从事革命工作,二府衙街成为他的主要活动地点。
杨闇公积极投身革命,同时也十分注重人格修养。他曾在一则日记里这样写道:“凡是一个作首领的人,对于自身的人格和修养,必要有能够使人人格化的精神才行,要达到这个目的,非躬行实践,以身作则不能够做到。故吾人今后当集全力于此。因为认定这种事业,是我终身的,不是偶然冲动的……”杨闇公的人格修养和信念形成,与他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二府衙这处楼房能够作为中共重庆地委的办公处,也与他家庭的支持分不开。
杨闇公的父亲杨淮清是一位深明大义的乡村士绅,他教育子女从小立志报效国家,不仅支持杨闇公出国求学,还支持他的革命事业。二府衙街的这处房产原本是杨淮清买来用作经商的,后来也无偿地提供给中共党组织使用。杨闇公和他的战友把这里既当办公室,又当宿舍。
1927年3月31日,杨闇公和中共重庆地委组织群众在打枪坝集会,抗议英、美帝国主义军舰炮轰南京城,造成市民大量死伤。四川军阀刘湘、王陵基派军警镇压。杨闇公成功脱险后,第二天又冒险回到市区召集党团负责人召开紧急会议,研究保存革命力量、坚持斗争等事宜。
4月4日,杨闇公等人乘“亚东号”客轮前往湖北武汉向党中央汇报四川的形势和党的工作。船到江心,突然驶来一条载着10多名军警、特务的快艇,他们强行登上客轮,把杨闇公等人团团围住。在危急时刻,杨闇公为掩护其他同志而被捕。
杨闇公被囚禁在佛图关军阀部队第七师的司令部,敌人对他严刑拷打、威逼利诱,要他说出党的机密。杨闇公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怒斥敌人:“你们只能砍下我的头,绝不能丝毫动摇我的信仰。我的头可断志不可夺!”1927年4月6日,杨闇公被反动军阀杀害,年仅29岁。
杨闇公用生命践行了共产党员坚守信念、勇于献身的精神。二府衙街中共重庆地委旧址记录了杨闇公等人可歌可泣的革命生涯。2012年,旧址楼房经修复后对公众开放,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缅怀先烈的人们。(陆延辉 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