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黄海廉潮

盐城市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盐城市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一是抓制度规范,厘清优化营商环境政商关系。出台《盐城市亲清政商关系“十要十不准”清单》《关于印发聚焦企业关切大力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的通知》和《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八条措施》等文件,对公职人员列出正负面清单,进一步规范公职人员行为,鼓励全市党员干部积极担当作为,主动服务民营企业,帮助民营企业争取项目、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梳理部署7类30条150项重点任务,建立市级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二是抓明查暗访,常态化发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深入开展“正风肃纪看机关”专项行动。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关于开展2019年度“正风肃纪看机关”专项行动的实施意见》,通过“四看四争做”即“看政治站位,争做知行合一的表率;看履职尽责,争做勤政务实的表率;看担当作为,争做服务发展的表率;看遵规守纪,争做清正廉洁的表率”,达到思想政治自觉实现新的提升、履职能力水平实现新的提升、机关服务质效实现新的提升、党员干部形象实现新的提升。深入开展 “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大走访”活动,全市走访民营企业1000家以上,全年组织明查暗访1000次以上。日常工作中加大明查暗访力度,对发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方面问题及时纠正。全市累计走访企业2760家,开展明查暗访1836次,收集问题线索295个。三是抓通报问责,倒逼党员干部服务企业作风改进。市纪委、市作风办配合市委、市政府,广泛收集问题线索,通过明查暗访、信访投诉、市长热线等途径,持续加大营商服务环境的整治力度,去年开展政务服务环境专项治理,对157家政务服务大厅、专业办事大厅和为民(便民)服务中心开展明查暗访,发现问题7类140个,问责处理106人,追究领导责任55人。加大对机关作风问题通报曝光力度,从2017年以来,先后召开7次机关作风建设问题通报会,对园区服务不到位、港口服务存在问题、项目违规审批及乱收费、拖欠企业资金、乱执法、履职不到位等影响营商环境的行为严肃查处,共通报问题45个,前六次共问责325人。范围之广、力度之大、问责之严、触动之深,盐城历史上前所未有,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深化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强决心。四是抓主体责任,推动影响营商环境问题整治。对每次作风建设通报问题市委主要领导同志在会上对问题整改提出明确要求,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牵头整改落实。积极开展“主动服务企业、积极担当作为”作风提升专项行动,进一步夯实各单位党委(党组)抓营商环境建设的主体责任,要求各地各部门从制定服务清单、作出公开承诺、畅通联系渠道、造浓宣传氛围、弘扬先进典型、强化作风建设、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作风,主动作为,积极为企业服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发改委、市场监管管理局、行政审批局等单位牵头,着力提高融资、用地、水电气等服务水平,协调解决堵点、难点、痛点问题,深化全市政务服务“一张网”平台建设,建设市级电子证照库,归集申报材料、电子证照,开启不见面审图新模式,实现全市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的申报材料共享,实现深化“一件事”改革,推行全市域数字化“多图联审”,稳步推进“互联网+监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