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阜宁

阜宁县三灶镇村监委主任疫情防控工作纪实

  

习近平总书记说:疫情是魔鬼,我们不能让魔鬼藏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三灶镇各村监委主任牢记除魔责任,树立头雁意识,将党旗插到战疫堡垒上,紧绷监督的“神经末梢”,筑牢乡村防火墙。

推行“新风尚”加法 做习俗的“减法”

2月8日,正值新冠肺炎防控关健时候,三灶镇东湾村村监委主任潘道龙在排查所在分工组回乡人员时,听群众反映本组村民朱某妻子于2019年12月份在上海打工时发生车祸不幸去世。2月9日是死者的“六七”,预计要办宴席。

潘道龙第一时间向村书记徐祥林汇报此事,并迅速找到朱某,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你妻子去世令人惋惜,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妻如何不丈夫,对你办‘六七’也十分理解。但是抗新冠战疫没有硝烟,却事关生命。现在我县也有确诊病例,不宜办六七。如果一定要做,就请做到三个‘必须’:一是人数必须控制一桌范围。二是必须不请家宴和不得搭建彩棚或有乐队。三是在场人员必须佩带口罩,接受登记和体温检查。”朱某仍然强烈要求:“其他我都同意,但是人数我必须要两桌,否则对不起老婆和她娘家人”。对此,潘道龙边向镇有关领导汇报,一边继续耐心细致的做朱某的工作。潘道龙还找到朱某的丈人家,经过一番苦口婆心,最终朱某答应为疫情防控“让路”,表示简化办理。同时东湾村成立服务工作组,村书记徐祥林为第一责任人,监委主任潘道龙进行跟踪和监督服务工作,陈宏红为具体负责人,村医生负责体温检测。事后,监委主任潘道龙说:“镇干是拆弹人,村干是基层抗疫的吹哨人,群众是明白人。”

云吊唁 零接触 促服务——简化不减情

2020年2月13日,丰墩村五组邱某病逝,享年70岁。村监委主任祁悦知情后表示:“移风易俗要做加法,将文明细胞传到每一个神经末梢。”立即组织村组干部第一时间到门做工作,说明当前疫情防控形势,要求其家属在疫情期间丧事从简,大多亲戚都能理解,少数情绪激动,特别死者儿子邱某,认为从简就是不孝。祁悦和村组干部做好“三员”:服务员(为逝者出殡出力帮忙)、宣教员(讲案例、讲形势、诉政策、讲榜样)、消毒员(做好现场消毒、体温检测)。经过一番努力,邱林也认识到疫情期间人群聚集的严重性,保证丧事从简办理,最后就家里人办了一桌,所有亲戚都没参加。

披星戴月——用行动擦亮党员名片

凌晨,沿渠村已经漆黑一片,然而村委会的灯还亮着,仿佛夜间中的星星,原来是沿渠村监委主任徐尚明还在加班。明天就是沿渠的逢集,沿渠村天沟有每逢5天赶一集的习俗,虽然前一天村干部早已逐户宣传,但他正在考虑如何进一步劝阻小商贩赶集,将防控责任落实的再细致些。

早上四五点,徐尚明与其他村干来到集镇街头,对赶集的进行劝阻,但有些小贩仍然我行我素,认为大家都乡里乡亲、知根知底,哪有什么病毒传播。徐尚明和村干分组宣传政策、劝散围观群众、帮卖菜的装车,并向个别特殊困难商贩承诺帮助推销蔬菜和购买蔬菜。经过万般劝说,小贩们纷纷表示理解,并承诺疫情不结束不再来卖菜。事后,村干对小街的主干道进行卫生处理。通过这次劝导,之后逢集都没有人员赶集。

自从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徐尚明和其他村干还劝导3位村民取消生日宴会,不遗余力地协调、服务居家隔离观察户4户,做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用行动擦亮党员名片。

人文关怀加法 打通监督覆盖最后一米

2月5日晚上八点多,一阵清脆的电话铃声响起。“先军啊,我家儿子今晚从浙江家来,现在在阜兴泰高速出口呢,现在也不把他下高速,你能不能去把我儿子接家来啊?”电话那头,老人焦急地语气让还未吃饭的楼子村监委主任立刻放下手中泡面,和其他村干前往老人家中。向老人解释现在是疫情防控时期,浙江现在也是新冠重灾区,建议徐某还是返程,这是对家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考虑到老人爱子心切,钱先军说可以开车带老人去看看徐某,但老人必须做好防护零接触。到了高速口,徐某一家人见了面,但仍很坚持要带徐某回村,徐某表示不让回村就赖在高速上。

钱先军想到那就自己多跑腿,用软服务和人文关怀温暖群众,当晚和第二天都购买了慰问品、带了保温盒给徐某送过去,接二连三的送温暖让徐某态度也终于缓和了下来返回了浙江。

为隔离群众送菜、购买生活用品、宣讲防疫知识要点、化解干群矛盾…打通监督覆盖的最后一米,钱先军和同事们不光是跑腿员,是阻断疫情传播的消防员,也是“心理医生”。

监委主任们紧绷监督的“神经末梢”,筑牢基层防火墙、构筑疫情防控堡垒,将党旗红照亮三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