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 坚守 担当——读《过得刚好》有感
知道郭德纲这个人名,是2003年看到他在一个商场的橱窗里48小时表演节目的新闻;知道这个人从事的职业,是偶然间听到了他和老搭档于谦的相声作品;喜欢上这个人,是发现自己每天晚上睡觉已经离不开他的相声;钦佩这个人,则是看了他写得《过得刚好》这本书,以及书里面记载着的故事。
读了这本书后,我悟出了一个相声艺人应有的“初心”“坚守”“担当”,深为时常自谦为相声界里一名“小学生”为艺术传承和发展的毕生抱负所感动。
他说他天生对舞台没有恐惧感,除却相声,没有其他爱好,不会抽烟不会喝酒不会打扑克不会跳舞也没有应酬。相声是他生活的全部,台上说相声,台下琢磨相声。我想这是他的初心。他是一名北漂,从1988年到1995年三次进京,都被现实敲醒。最穷苦的时候,他以大葱和挂面为生;最沮丧的时候,他扶着栏杆一边哭一边给自己打气,他无助,看不见未来,也不能回家,前途一片迷茫。后来他渐渐有了些名声,“相声要死”的声音此起彼伏,他不承认,决定要死磕到底,做出点证明来。于是,他便从在一个小茶馆里说相声评书起,到后来成立了德云社,这条路一走就是十几年。回想当年最凄凉的时候台下只来了一名听众,但他还是坚持为这么一个听众说相声。这还是他的初心。
《过得刚好》最初的名字叫《人在江湖》,在相声的江湖里,郭德纲经历了各种坎坷,终于看到了灯彩佳话。在别人看得见的成功背后,往往是不为人知的心酸和坚持。若是没有当初那份对相声的执着和努力,今日中国的相声界必定是没有眼下如此丰富多彩的作品。后来又有“郭德纲即将过气”的言论出来,也有许多人希望德云社垮掉,在相声开始火起来的时候,有人甚至希望组织游行封杀郭德纲这一行人。好在经过这些浩劫,他们还是有些人幸存下来了。
在这个压力重重的年代,每一个人都需要释放压力,“笑一笑,十年少”。郭德纲及其创立的德云社,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另一种快乐的渠道。网上有评论说郭德纲一个拯救了中国曲艺文化的伟大人物。不仅是扭转了相声的颓势,也使得曲艺工作者乃至曲艺爱好者重新获得了尊严,重新改写了中国曲艺文化的历史。使得喜欢河南坠子、京东大鼓、铁片大鼓、河北梆子乃至评戏的人们重新得到了尊严。网上的评论我们姑且不论,但通过他的作品、节目和书,让我们知道相声界里有个幽默、睿智、好学和谦逊的郭德纲。
读完《过得刚好》,从郭德纲个人的成长史,联想到我们国家的建国史、发展史,我们民族的传承史、进步史,以及我所从事的纪检监察事业改革史、奋斗史。我誓言不负组织重托,勇挑纪检重担,将使命记在心头,将责任扛在肩上,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纪检工作人员,为国家的海晏河清而不懈努力、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