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泥鸡
四下无人。
曹小站一躬身,泥鳅般穿过篱笆,钻进了茶树林。
茶树林是老毛家的。
老毛几年前承包了村后一大片荒山,种下红花茶。茶树结茶籽,榨油好原料。老毛又开了一家榨油坊,深秋季节收籽榨油,漫山遍野弥漫着茶油的清香。
据说,那个城里来的眼镜第一书记找了老毛,于是老毛的茶树林和榨油坊便成了村里人的就业基地。
曹小站也在这儿打过工,不过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老毛自然不会给他工钱,曹小站借机甩手不干。这活儿,曹小站原本就不愿意干,要不是眼镜书记见天催命,一天都不会干。
鸡,茶树林下,老毛放养了成千上万只柴鸡。
曹小站捉鸡一流,很容易便捉到一只,塞进随身的蛇皮袋,风一样闪了。
不远处,便是曹小站的家。不过,曹小站没有回家,而是来到后山一间废弃的小木屋。
去捉鸡之前热了水,不早不晚,正好沸了。
便是杀鸡、煺毛、清洗……将鸡置于荷叶,内外抹上红花茶油,包裹严实。从屋后随手取些黄泥,搁少许稻草,用清水调匀。黄泥入火烤易散,稻草起混凝土里钢筋作用。然后,将荷叶包裹的鸡裹上调匀的黄泥,用手拍打至实,搁于炉灶中,起柴火烘烤。
说也奇怪,平日一副吊儿郎当样的曹小站,为了吃一只鸡,竟然如此细致入微、不厌其烦。
烘烤许久,待黄泥焦黄,大功告成。
曹小站将火熄了,戴上粗纱手套,将滚烫的黄泥鸡取出,四周轻拍,黄泥散落一地。掀开荷叶,热腾腾、油汪汪、香喷喷的鸡,馋得曹小站直流口水。
什么东西这么香啊?屋外传来说话声。有人推门进屋,竟然是老毛和眼镜书记,不跟曹小站客气,一人扯下一只鸡腿,大快朵颐。
不错,鸡烤得确实不错,算得上人间美食。这话是老毛说的。
老毛你就知道养鸡,却不知道如何吃鸡,可惜了。这话是眼镜书记说的。
曹小站反应过来,你们凭什么吃我的鸡?声音不大,毕竟心中有愧。
老毛冷笑,从曹小站褪下的一堆鸡毛中,扒拉出一只圆环。这圆环是老毛散养柴鸡特有的“身份证”。
曹小站低着头,不敢吱声。
老毛低声说,明天上午给我烤几只鸡,这事就算了,不然……
不然怎样,老毛没有明说,但肯定没有好果子。
第二天,曹小站早早去了茶树林,在老毛的指挥下,迅速捉了10只柴鸡。
终于精心地将10只鸡烤好,曹小站累坏了,送去了茶树林边上的平板工房。
包括老毛和眼镜书记,十几个人,有男有女,等得焦急。
吃这么多鸡,不怕撑着?吃鸡没曹小站的份儿,只得愤愤地蹲在外头,嘴里喋喋不休。
屋里,人们吃得热火朝天。
过了一会儿,曹小站饥肠辘辘,后悔没给自己留一只。
又过了一会儿,眼镜书记向曹小站招手。曹小站乐了,可一进屋,却傻了眼,10只肥鸡被一扫而光。
眼镜书记将曹小站拉至跟前,大声介绍,曹小站,诸位刚才吃的黄泥鸡,便是他的杰作。
一瞬间,大家围拢上来,赞誉之词将曹小站捧上了天。曹小站害羞得涨红了脸,一时不知所措。
怎么样?跟老毛合作。眼镜书记一脸得意地盯着曹小站。
合作什么?曹小站没明白。
……
不久,后山的小木屋被装饰一新,门楣挂一招牌——小站黄泥鸡。
(熊磊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