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抠”新传
小区有位镇干部叫老抠,他的儿子要在春节期间结婚。老抠说:“这些年承蒙四邻关照,到时请大家到大酒店聚聚,聊表心意。”他十分恭敬地邀请:“到时一定要光临捧场啊!”
邻居们谁家有个生日满月、婚嫁喜事都兴着请四邻,图个热闹,融洽感情。每当收到邀请,老“抠”总是满脸的兴奋,愉快地接受,可到该“光临”时就是不见他的“大驾”。他总是在中途来个电话打招呼,不是说“上面来人了,脱不开身,万分抱歉。”就是说“日程安排好了,偏偏临时有事,难以践约,恳求体谅。”大伙儿心知肚明,老抠是借故推辞,抠着呢!有次与他同去菜场买,他掏出一枚角币买小葱,老板顺手抓了一棵扔进他的篮子里,又忙着做生意了。他却抓起小葱掂掂,说短秤了,让老板都哭笑不得。
今年春节“万民抗疫”,上边倡议不聚集,老抠家儿子结婚的事自然偃锣息鼓,连个鞭炮都没响,他的儿妇媳便悄悄地“进了家”。
虽然事出有因,但大伙儿仍有被耍的感觉。有几个老邻居故意在小区里“转悠””,想看看老抠怎么开口?可一连几天老抠的影子也没见着。事隔两天,老抠才现身,一个劲地赔礼道敬。他还特地对我说:“忙着控疫情,热闹不起来了。”让我帮他向四邻解释通融:“日后一定补偿。”
我嘴上应承,心里却嘀咕:防控疫情不假,你也应该和大伙说一声,躲着连个招呼也没打,“抠”到家了。
可事隔几天,小区门口张贴了区民政局的感谢信,感谢大伙儿捐款支持抗击疫情。可感谢信中没有老抠的名字,让人又好气又好笑:这点儿血也不出,够“抠”的。
有人用手机把感谢信拍下来传到群里,沉浸于自豪和温情之中时,我发现捐款的数目搞错了,明明每户捐的200元怎能变成了1000元了?我打电话给民政局,民政局的同志说:“你们学雷锋真学到家了。你们先各自捐200元,后来又集体委托老区同志每户又捐了800元,对吧?”
谁是老区啊?委托捐款又从何说起。
“老区就是镇里的纪委干部,不是你们的老邻居吗?”
噢,对了,老区就是老抠。由于他处事太抠,大伙儿便叫他老“抠”,早把他的姓都忘了。
我从民政局同志的电话中得知,老抠自己也捐了五万元。他把准备给儿子办结婚酒宴的钱都捐出去了。(盐都区纪委 刘庆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