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啄木
记得读小学时的课本里,有篇课文叫《啄木鸟》,说的是啄木鸟能啄木除虫治树病,被誉为“树木医生”。课文中的那幅啄木鸟啄木除虫的图画,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读着课文,看着那啄木鸟从树上啄出的只只蠹虫,让我痛快不已,至今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后来,在中学的图书馆里,读到宋人魏野赞美啄木鸟的诗,其诗云:“爪利嘴还刚,残阳啄更忙。千林蠹如尽,一腹馁何妨。形小过槐陌,声高近草堂。岂同闲燕雀,唯解占雕梁。”(吴宝芝:《花木鸟兽集类》卷中)读后思来,啄木鸟那种不辞辛劳,忠于职守,乐为树木除虫治病的献身精神跃然纸上,让我敬佩不已。
工作以后,我又读到了另一位宋人咏啄木鸟的诗:“此禽不与众禽同,头戴朱冠一点红。嘴似铁钉钉铁木……夜宿西山风露中。非是远来求食啄,只思除却蛀心虫。”(《挑灯集异》卷七)读后掩卷细思,深为啄木鸟“只思除却蛀心虫”的敬业奋斗精神感叹不已。
自然界中啄木鸟啄木除虫治树病的精神曾受到一代又一代人赞美。在我们人类社会中,也有一批又一批“只思除却蛀心虫”的“啄木鸟”。他们顽强拼搏,不断啄除祖国这棵大树上形形色色的树虫,为树木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使祖国这棵大树四季常青,枝繁叶茂。每思及此,人们总会对这些“啄木鸟”们投以敬佩的目光。
可是,啄木鸟也是形形色色的,是有着千差万别的,最近我就读到了明人所写批评讽刺一种啄木鸟的诗,谓:“啄木江南飞,蠹虫生上林。江南亦有蠹,不闻剥啄声。蠹种日以滋,木病日以深。啄木不啄蠹,孰谓凤凰心。”(《列朝诗集》闰集二)。读着这首诗,我深为这种“啄木不啄蠹”的啄木鸟感到不安。如此啄木不啄蠹,将会导致蠹虫滋生,木病更重,长此以往,蠹虫成灾,将能毁林,对这种爱搞假动作,善做表面文章啄木不啄虫的啄木鸟,人们理所当然地要讽刺打击,嗤之以鼻。在我们人类社会啄木鸟队伍中,也有少数不尽人意的啄木鸟。他们有的平时对树虫视而不见,直到东窗事发,“虫案”惊天,才闻啄木声;有的啄木不啄虫,只听啄木叮咚响,不见一蠹虫。更有个别啄木鸟,既不啄木,也不啄虫,尽管虫在爬,仍在高唱“无虫歌”,大念“无虫经”。掩盖了“虫情”,造成树虫日益增多,树病加重。对此,啄木鸟们当该增强责任感,动真碰硬,啄树虫,治树病,不负众望,为营造尚德昭谦、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争作奉献,为四季常青的祖国这棵大树增添绿色。希望有关部门在深入啄木啄虫、惩治腐败时,不妨也对那些不尽责的啄木鸟们问一问责,敲一敲警钟,让他们为患虫病的树木啄虫治病,迎得“病树前头万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