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射阳

射阳县:把牢“五个环节” 加强“两书”规范化建设

今年,射阳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责,按照“科学研判,精准施策”的工作要求,加强“两书”规范化建设,纪检建议和监察建议的监督质效得到了进一步发挥。截止11月底,共发出监察建议书20份,纪检建议7份,列出问题清单33个,提出针对性建议38条。其中向县直部门及党组织发出建议书13份,向镇(区)党委、政府发出10份,向国有企业发出4份,相关部门镇区根据下发建议制定整改方案27份,落实整改措施43条,纠正违规问题33个,有力助推了射阳纪检监察事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一是出台办法,制定模板,有效规范“两书”运行。县纪委监委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省市纪委监委关于规范“两书”运行制度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出台了《关于规范纪检建议和监察建议工作的办法》,编制工作手册,进一步完善“两书”管理机制,规范“两书”制发格式,确保集中统一管理,提升监督质效。

二是对症下药,直击病灶,精准制发“两个建议”。通过案件审查调查、巡察问题反馈、专项审计报告、监督检查通报等渠道,对被监督单位进行全方位“扫描体检”,紧盯巡察整改进度慢、信访线索反映多、建章立制不完善等短板,深入分析责任落实、监督管理、制度执行、作风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及时以建议书的形式开列“问题清单”,进行靶向治疗。如在对某部门的监督检查中,发现其所在部门人员职称资质挂靠的问题,又如县委巡察中,发现单位公务接待支出审批手续不规范的问题等。针对这类问题,向有关部门、党组织及时下发监察建议和纪检建议,起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的效果。

三是跟踪督办,按时回访,做实“后半篇”文章。为避免纪检监察建议书“一发了之”,整改“打折扣”,县纪委监委按照“谁承办、谁督办”的原则,建立了监察建议和纪检建议整改台账,列明整改要求、具体责任人及整改时限,要求被建议部门、党组织在规定时间内就建议的采纳情况和整改落实情况提交书面报告。同时,推行部门镇区自查、分管领导牵头组织条线再查、监督检查室和派驻纪检组督查的三方督办机制,通过适时提醒、现场检查等方式全程督办,让“纸面文字”变成“刚性制度”,达到“发出一份建议、完善一套制度、解决一类问题”的监督效果。并按照整改情况定期对被监督单位进行“回头看”,确保整改“不打折扣”。

四是常态监督,“标准”评估,严格把关不走过场。健全纪检监察建议督查评估办法,从责任落实、措施落实、建章立制等3个方面明确评估标准,由监督检查部门以及建议书起草部门组成联合评估组,通过查阅台账、听取汇报、个别访谈、实地调研等方式,重点围绕问题整改、责任追究、建章立制等内容,对纪检监察建议落实情况开展专项评估,客观总结整改成效,查找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形成评估报告。成效明显、整改到位的,经县纪委常委会监委会议研究决定由重点监督转为常态监督,并书面通知被监督单位,存在敷衍塞责、虚假整改等情况的,严肃予以问责。今年以来已召开8次评估会,20个完成评估,2个正在评估,5个还未评估。

    五是深挖根源,以点促面,督促筑牢制度笼子。坚持点上问题面上解决的原则,在督促发现问题的同时,县纪委监委深思一层、深挖一尺,会同相关业务部门,分析问题成因,提出健全制度、完善管理、强化措施等建议。在两个建议落实整改中,推动相关单位进一步完善“三重一大”事项管理、党组织成员廉勤分析等制度,如某国有公司在收到监察建议书后及时整改,重新修订了《财务管理制度》,出台了公务出行保障制度;又如某县直部门在收到监察建议书后,完善了《政府采购项目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了该部门对小型工程项目招标的实施办法,用制度规范权力运行,保障政治生态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