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研究

巧用“自我检讨”增强基层执纪的刚性和延展性

基层有基层工作特色,面向党员者众,问责内容事无巨细,大多数都适用于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近两年来,使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在疫情防控、防汛防灾、安全生产、老房改造等社会关注焦点上尤为频繁,在基层的监督执纪中,批评教育和提醒谈话占据绝大多数,久而久之,越往一线的基层工作者,越对批评教育和提醒谈话产生麻木不仁和毫不在乎的心理,许多基层的纪(工)委渐渐发现在监督执纪上有些“刹车”踩不到底,“油门”劲不够足的感觉。

针对于此,盐南高新区黄海街道纪工委践行第一种形态的同时借鉴“上医治未病”的原理,既治个人的“病”,也治群体的“病”,坚决防止问责泛化,麻木不仁的心态在基层出现。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如何把握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相互关系,如何更好发挥第一种形态的重要作用,就需要基层党组织积极运用“上医治未病”理念,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第一种形态成为常态,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抓手。其中,“书面检查”和“口头检讨”就成为最朴素、最简单却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黄海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王连祥在街道专题党课中指出:基层党员干部既要擅长斗争,更要善于反思。“斗争性”和“反思性”是基层工作开展不可或缺的两个法宝。其中“反思性”就是要求被问责对象要真正认识到自身工作的疏忽和已造成的错误,这种认识除了在自己的思想中形成印记,更要影响到所在群体,成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家常表现”。

“当我站起来向大家作口头检讨时,发现之前准备在纸上的那段话已无法流畅地背出来,只觉得脸红发烫,希望其他同志都以我为鉴,注意小事细节上不犯错误,要更好地履职尽责。”因辖区内某一餐饮饭店装修施工中的安全监管不到位,导致油烟管道发生小型火灾的相关责任人之一,黄海街道城管中队队员描述了自己口头检讨时的心理状态:“那种感受太难以忘怀,我想我以后的工作作风一定会更加务实。”

这是对该城管中队队员提醒谈话后,黄海街道纪工委要求其书面检查并在会上口头检讨的心理感受。“检讨”不仅仅是承认错误、接受问责处理,它要求检讨人必须认真、深刻地剖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党员干部在管理中存在的错误疏漏,以明确整改措施和指导完善今后的具体工作,具有纠正错误、总结教训、积累经验、指导今后工作的重要功能。

黄海街道纪工委为了保证执纪导向不偏,更加准确把握内涵和尺度,常态性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接下来,还将进一步强化组织责任,加大组织监督力度,严抓细管,小过即问,小错即纠,远离纪律和规矩底线,防止一时迷失,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以“少数”的“灵魂剖析”警醒“绝大多数”,不断推进党内生态健康化正常化。

和机关部门相比,书面检查和口头检讨的方式更适用于基层,也在今后的工作中对街道纪工委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相关责任人的谈话、批评和督促整改不能走形式,要使责任者对问题有深刻认识、产生震动,将其视为将病未病时的初期诊治,力争成本最小,成效最显。(王京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