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缅怀 崇尚先进——他,是这样的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生老病死是自然演化的客观规律,谁也无法改变。但有的人活着,没有精神,缺少灵魂;有的人虽然离去了,却历历在目,成为永恒。今天,我想说一说心里话,讲讲一位陌生又熟悉的同事,平凡而不平凡的共产党员,曾演绎在我们身边的英雄和楷模,盐城市纪委监委第九室原主任─朱陈。
有人会说,同在一个单位工作怎会陌生?那是因为我去年初才来市纪委监委报到,是纪检监察队伍中的一名新兵。我还记得第一次参加的集体会议就是学习朱陈同志先进事迹大会,当陈璐书记红着眼眶、声音颤抖地讲诉朱陈生平事迹的时候,我的内心虽有震撼和惋惜,但尚未深刻,只是单纯地觉得:这,应该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真实写照。从那一刻起,我也对朱陈同志产生了向往和好奇。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虽斯人已逝,但随着对朱陈同志先进事迹不断深入学习,他的身影,他的点滴,从字里行间和视频影像中跃然而起,走进了我的心头,也映在了我的脑海里。原来他,是这样的人。
首先,他是一名好党员。新时代,新征程,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新的问题新的挑战接踵而至。但朱陈同志从来都是把问题当作课题,让挑战化为机遇。无论是连夜查找疫情防控问题线索,还是普通纪律案件的督查办理;不管是在教育、商务条线,还是纪检监察系统,工作二十多年来,“有任务第一个上”是他的行动指南,“一贯优秀”是身边人对他的深刻印象,他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给出了一名共产党员最好的答案,那就是“争创先进,争做典型,走在前列,冲在前面”。
其次,他又是一名好领导、好干部。作为九室主任,他从来都是最早到班,最晚离去,哪怕是身心疲倦,罹患疾病也要带领下属战斗到最后一刻;作为同事,他一直心系工作,刻苦钻研,无论是村小教师时他第一个在国家级刊物发表文章,还是市商务系统沿用至今由他起草编撰的警示教育案件汇编,又或者是由他牵头打造出的“清风盐城”APP平台,他总是在用匠心打造精品,用真心塑造赤诚。
同时,他也是一名纪检监察阵线的好战士。清贫难掩的是他金子般的品质,清廉写照出的是他刚正不阿的品格。笔记本屏幕坏了,夹子夹着可以继续用;衣裤上淘宝,淘几十元的便宜货可以照样穿,他宁可苦自己,却坚持救助残障人士。磨破的床垫,坐坏的椅凳十几年不舍得换,面对上门的请托和诱惑,他宁可固守小家,却坚持“开门办公”“有工作去单位谈”。他用有限的生命,践行了无限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刻画出的是纪检监察干部最朴实的底色。
最后,他还是一位好父亲、好丈夫。他是两位女儿心中绵延的高山,是妻子眼中潺潺的流水,不管是至今仍然保存在家中冰箱里为家人准备的牛排和手抓饼,还是生命尽头时对大女儿饱含深情无限眷恋的嘱托,他用平凡的爱化为绕指的柔,用温暖的心凝成今生的守护。
十月的盐阜大地,明媚而清朗,街头巷尾到处都飘着淡淡的桂花香,朱陈同志,正如这桂花树一般,好像从未知道他在哪,却又深深为他的精神品质所折服所感染。朱陈同志,其实正是普普通通、千万纪检监察干部们的一个缩影,他们用自己的坚守,用赤子的初心,用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默默守护着万家灯火的安宁。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朱陈同志虽已永远离去,但我们缅怀他、追思他、学习他、跟随他。今后,也一定会有百千万个“朱陈”,将沿着他走过的路继续走下去,去实现强国复兴的伟业。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高举伟大旗帜,实现伟大梦想,奋斗新征程,献礼二十大。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国家富强,为民族复兴,为人民安居业而奋斗,奋斗,再奋斗!(孙浩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