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缅怀 崇尚先进——迎着光 追逐光 成为光
朱陈,一个闪光的名字,一个曾经让我有些陌生,但如今却成为照亮我人生之路的名字。
其实,我和朱陈同志并不熟,不熟是因为我与他工作接触的次数不多。然而,我又觉得跟朱陈同志很熟,因为从他身上,激发了我同为纪检人理想信念的精神共鸣。这里,我想通过三件物品,和大家讲讲我心中的朱陈。
一把用不上的钥匙
这把钥匙的主人是我的同事黄东东,他曾和朱陈同志在一个办公室——盐城市行政中心大楼1710号房间。2021年3月,黄东东刚到九室工作时,专门配了一把办公室的钥匙。钥匙配的时候没磨好,不太好用,当时他也没在意,想着多用用就好了。然而,直到朱陈离开,这把钥匙依然没有磨好,因为朱陈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办公室。
从这把用不上的钥匙中,我看到的是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满怀激情、拼搏奋进的责任担当。纪检监察工作很神圣,但是不得不承认它也很枯燥、沉闷,有时甚至让人感到压抑。说实话,我每次看到信息化数据反馈后的银行流水单都会心生畏惧,一行行密密麻麻的数字似乎都在向我宣战,但朱陈同志作为一名室主任,却始终保持对工作昂扬的斗志,为了主动发现问题线索,他一条条比对一百多张银行卡的流水单!靠着这股肯专研的劲,他就这样从纪检监察工作“门外汉”快速成长为了“行家里手”。
一张坐榻的床垫
朱陈是个爱学习的人,生前他的办公桌上总是堆满了的文件资料,常用的法律法规书籍也被他翻卷了边。晚上下班,他常常看书一坐就到深夜。长年累月,家里的席梦思都被他坐塌了一边。有时爱人催他早点睡,他说:“高手太多了,我不能落后。”
从一张坐塌的床垫上,我看到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坚持学习、创新创优的优良作风。实绩靠干,能力靠学。他建议并推动的“清风行动”,成为盐城市纪委作风建设工作品牌;他牵头打造的“清风盐城”履责纪实APP平台,现在被全市纪检监察干部广泛应用,就连我组监督驻在部门开发的廉政档案信息化系统都有一份他沉甸甸的功劳。
几张褶皱的借条
在很多人眼中,朱陈穿着朴素,不像个干部,一套普通的运动衫能穿7年,袜子不穿到两个大洞不肯丢,这让我在内的很多年轻人无法理解。然而,他的妻子整理遗物时,却发现多张褶皱的借条,还有一封泛黄的感谢信。原来,对自己很“抠”的他,连续多年资助贫困学生,多次接济生活困难的聋哑人。
从几张褶皱的借条上,我看到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善良朴实、心底无私的优秀品德。作为纪检监察干部,他更是“拒腐蚀永不沾”。有人趁着夜色想到他家拜访,被拒之门外。他从未向组织提过要求,也从未找关系为下岗的妻子安排工作。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朱陈同志胸怀“国之大者”,善作“分内小事”,将本职工作干到极致,用自己的生命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用奋斗书写人生华章。他的身上既见初心,又见使命,更见家国情怀和至诚大爱。
从榜样中汲取前进力量,既要迎着“光”,更要成为“光”。
信念坚定,初心不改。我愿做一名追光者,以朱陈为榜样,敢于在大是大非前亮剑,在错综矛盾前迎难而上,在急难险重前挺身而出,让火热的生命在平凡之中闪闪发光。
学而无涯,不进则退。我愿做一名追光者,以朱陈为榜样,珍惜韶华,不负使命,将学习作为信仰,在负重前行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青春之花绽放绚烂光彩。
不负时代,不负人民。我愿做一名追光者,以朱陈为榜样,永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情怀,切实解决群众所急所盼,用真心实意换得群众发自内心的点赞。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榜样引领前行,作为青年纪检监察干部,我,我们将沿着朱陈同志的足迹,昂首奋进、砥砺前行,迎着光,追逐光,成为光,让青春在党的反腐倡廉的事业中绽放绚丽之花。(刘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