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特别报道

解读大力锻造“看得出、站得出、豁得出”的干部队伍①导向鲜明,为盐城发展选出好干部

8月17日,市委出台《关于大力锻造“看得出、站得出、豁得出”的干部队伍,加快形成激情澎湃、勇立潮头干事创业氛围的意见》(简称《意见》),提出打造一支有铁一样坚定信念、海一样开阔胸襟、火一样奋斗激情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引起全市上下高度关注,社会反响强烈。记者采访了我市部分专家学者,对《意见》进行解读。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选人用人是最大的导向。《意见》聚焦干部队伍建设,导向鲜明。”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人才理论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盐城师范学院商学院院长殷凤春教授,曾多次主持编制和评审我市人才发展规划,他认为,从选人用人内涵上看,理想信念是政治准则,担当拼搏是价值导向,闯劲韧劲是表现形式,实绩口碑是检验标准,几个方面融为一体。随着《意见》的实施,必将为盐城再创一个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

“历史经验表明,加强政治建设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而干部选用的政治标准则是政治建设的重要关口、关键一步。”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张爱民认为,《意见》严格贯彻我们党选用干部的基本政治要求,体现了坚决把政治要求挺在前面的用人原则。《意见》还特别提出“坚持从具体行动中看政治表现”,为从政治上识别干部提供了实践路径。眼界决定境界,格局造就未来,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对盐城各级干部来说,能否以更高的标准推进各项事业发展是关键,要善于“跳出盐城看盐城”,突破“自我设限”的传统思维,克服“甘居中游”的平庸心态,自觉把盐城发展放在全国全省、长三角中心区城市的大局中来谋划,在更大的赛场上定目标,才能在你追我赶的区域竞争中实现新的跨越发展。

《意见》提出要大力选用担当精神强、拼搏意识强的干部。张爱民认为,干部敢于担当作为,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古时就有“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的说法。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强大战斗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动力。

“大胆起用担当者的用人导向,就是要让肯担当、敢负责的干部脱颖而出,向全社会传递鼓励担当作为、为担当者担当的强烈信号。”张爱民说,当前盐城正处于转型跨越的关键时期,时不我待,事不等人,需要一大批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干部担负起重要职责。担当体现忠诚,敢拼方显英雄本色,有担当的干部必须在实干中体现勇于拼搏的精神风貌。选用什么样的干部,决定盐城今后的气质和模样,因此必须让“遇到挫折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成为盐城干部的基本特质,《意见》通过导向引领,为“铁肩膀”和“拼命三郎”型干部打通绿色通道,并为他们提供宽阔而包容的制度空间,必将为盐城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大力选用争先闯劲足、工作韧劲足的干部是选人用人的表现形式。殷凤春认为,当前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等靠要、得过且过、马马虎虎、干劲不足”的干部,在工作中表现出“不主动思考、不主动作为、拖拉扯皮、不敢作为、不敢担当”的状态。针对这些现象,《意见》明确要求,盐城的干部应当呈现敢为人先、敢于亮剑、敢于涉滩、敢闯新路的精神风貌,有敢的勇气、敢的魄力、敢的担当和敢的能力,平常时看得出是先锋队、关键时站得出是主心骨、危难时豁得出是顶梁柱,是视野开阔、高瞻远瞩、专业素质高、核心竞争力强的干部,是具有钉钉子精神、恒心强、心态好、表现好的干部。

大力选用发展实绩好、群众评价好的干部是选人用人的检验标准。“干部考核、干部评价的标准是什么?《意见》态度鲜明,那就是实绩和口碑。”殷凤春说,实绩既要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显绩”,又要有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这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当下工作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为官一任是为了更多地造福人民,不能只顾任内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而缺少系统性、远见性的思考和谋划,更不能只做表面功绩,没有耐心关注长远的“潜绩”。群众口碑是衡量干部为人民服务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干部如果能俯得下身子、善于深入群众当中,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解民之所忧,群众自然认可你、支持你。干部只有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对权力有敬畏之心,将权力用于为人民服务、为民办实事,就能出实绩。

殷凤春认为,盐城的这份厚重《意见》,是广大干部激情澎湃、勇立潮头干事创业的动员令,是“铁军精神”引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启航令,将塑造新时代盐城干部队伍的全新形象,充分凝聚起谱写“强富美高”新盐城建设现代化篇章的强劲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