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心下移,唱响作风建设主旋律 -- 盐城市水利局“船民驿站”品牌建设纪实
大套船闸是市水利局的一个基层服务单位,这个年过闸船舶达3000万吨的国家级水管单位,虽然坐落在滨海县一个偏远乡下,但走进这里的每个人,都会被他的生机、活力深深感染:窗外,嬉戏的白鹭如雪般点缀在草坪;楼内,党建元素、廉政格言随处可见;闸里,满载钢材的船舶按照调度缓缓前行。最令人难忘的是职工脸上灿烂的笑容,那样的阳光,那样的自信。
所长张晓军介绍到,大套船闸一直以来都是作风建设检查督查的热点单位,2018年还曾被全市作风建设大会点名批评,但近年来,大套船闸已经旧貌换新颜。有这样的变化,还得盐城市水利局的一次明察暗访说起。
2020年,市水利局作风办组织人员对所属三个船闸窗口单位作风建设情况开展明察暗访。暗访组直接前往船舶停靠区实地开展走访调查,征求船民对船闸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检查了船舶排档登记收费等情况。随后在与各单位交换意见时,暗访组肯定了成效,认为经过一段时间的优化提升,三个船闸作风建设有了明显好转。但要想从根本上转变作风、提升效能,必须要切实了解船民朋友需求,让他们喜欢这里,将这里作为休憩放松的“驿站”,真正疏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要彻底摘掉‘旧帽子’,船民驿站我们要做就做最好!”所长办公会上,大套船闸主要负责同志态度坚决。围绕局部署要求,该所成立品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对“抓手、路径、标准、流程和设备设施”逐一落实,扎实做好方案制定、硬件设施和氛围营造等工作。两年来,该所在实施365天24小时运行的基础上,深化服务船民举措,开辟专门办公区域,设置了船民娱乐、交流、学习的“加油站”,扫码登记、远程调度、休息应急的“服务站”,全天候值班提供沟通、咨询、服务的“暖心站”,着力打造“红色驿站”党建服务品牌,取得了船民朋友的信任,单位工作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
“航道有些堵不好上岸”“上游喇叭声音有点不大听得清”“能不能缩短工期让我们尽快过闸”……今年5月10日,响水船闸大修停航期间,该所邀请停泊区的船民开展“每月船民接待日”活动,会上大家积极踊跃发言,工作人员一一记录并承诺尽快解决。“船民驿站是为了更方便听见船民的心声”,创建以来,该所共开展了15次接待日活动,接待船民50余人。针对船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该所实施24小时赶潮放闸,提高船舶过闸效率;提供微信服务、高频叫号、电话提醒,减少船舶待闸时间;增设微信公众号,开设天气水位、灌河潮汐表两个便民服务板块,提高服务便捷度等,进一步优化了过闸服务环境。
“这个闸我来来回回走了几十年,本身就有感情。王班长啊,我小孩和你差不多大,叫我声叔可不埋汰你哦。”看着三班班长王贵亮指挥船舶进闸时,一口哥一口叔的叫着,皖明光货1125船主老梁笑着调侃到。作为市水利局的唯一驻外单位,位于淮安的运东船闸秉持“盐城水利”标准,在创建“船民驿站”时,从服务维度上寻求突破。该所除坚持24小时运转外,推出了预约、登记、调度、售票、验票、过闸的“一站式服务”;开通了预约登记、排挡停靠、优先调度、科学放行的危化品船舶“绿色通道”;搭建了通过高频系统、公众号、LED大屏实时告知天气、水情、工情、航情等信息的“空中桥梁”;开展了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访有回声,接待热心、询问耐心、办理细心、帮助诚心、执纪公心的“四声五心“活动等,切实使广大船员感受到家的温馨和亲情。
“些小吾曹州县史,一枝一叶总关情”。三个船闸窗口单位作风建设的转变,是盐城市水利局近年来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狠抓正风肃纪的一个缩影。“船民驿站”是服务品牌也是公开承诺,体现着盐城水利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服务理念,他们将始终如一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在现代化新征程上、在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上建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