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特别报道

忠诚履职勇担当 激浊扬清鼓正气——中共盐城市第七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履职纪实之二

市第七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盐城各项事业经受重大考验、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五年,也是全市纪检监察事业阔步前行、务实奋进的五年。

五年来,在省纪委和市委坚强领导下,市纪委带领全市纪检监察干部,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积极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市委巡察工作得到中央指导督导组充分肯定。“小切口”专项治理、“清风行动”等做法得到省纪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全面从严治党群众满意度从2016年的89.6%提高到2020年的94.4%。

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党风政风持续好转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破立并举查纠“四风”,以党风政风好转推动社会风气上扬,五年来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973个,处理3705人,通报曝光96批次。

——坚决纠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持续加大明查暗访力度,坚决查纠违规吃喝、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收受礼品礼金以及隐形变异等问题。组织公款购买消费高档白酒排查整治,开展“吃喝、交往、用车”等不正之风专项整治。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全市探索推行“三限一打”工作即限制陪餐人数、限制用餐金额、限制饭菜份量、打包剩菜剩饭。市、县协同完善党员干部操办婚嫁事宜具体规定,推动形成文明简约现代婚俗模式。

——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细化整治7类26个重点问题,共查纠相关问题791个,对1472人实施问责追究。聚焦为基层减负等工作,持续整治检查考核多、台账报表多、创建达标多、盖章证明多、信息平台多以及层层加码等突出问题,推动工作导向由重“痕”转向重“绩”。

——大力推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组织开展“履职不尽责、服务不担当”问题专项整治、暖企行动“五大工程”、“营商环境大家评”等活动,制定出台“亲”“清”政商关系“十要十不准”清单;实施党员干部容错纠错实施办法,建立受处分党员干部教育帮扶机制,认真落实申诉复查、澄清正名等制度。换届以来,先后发布容错纠错典型案例40个,对3996名被诬告、失实举报的公职人员问题线索予以了结和澄清,对5525名受处分人员进行教育帮扶,有效激发了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积极性。

倾力解民忧护民利 提高满意度幸福感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群众“急难愁盼”作为工作切入点,先后围绕“四规范四提升”、“四抓四促”等内容,切实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一体推进正风肃纪“镇村行”“看机关”专项行动,累计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3116起、处理5657人。

——着眼抓早抓小,实施违规挂证取酬、侵占公房、吃空饷等8个“清风行动”,清理违规挂证取酬人员1775人,清收公有住房482套,清退吃空饷人员110人,一大批公职人员受到警醒并主动纠错。

——在全系统开展疑难复杂信访化解攻坚行动、纪检监察干部镇村大走访、领导干部“五访四清两降”下访活动,持续在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举措,打造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小微权力”智慧监管等信息化平台,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村会计异村任职,标本兼治压缩“微腐败”生存空间。

——坚持不懈向机关作风顽症亮剑,先后9次召开机关作风建设问题通报会,推动解决行业协会乱收费、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到期不退等62个基层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监督职能部门动真碰硬解决在职教师违规补课、医药耗材购销领域吃回扣、小区物业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大力实施公共停车收费管理专项整治,有力回应群众关心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