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研究

第八监督检查室:靶向监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今年以来,第八监督检查室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突出以小见大、防微杜渐,聚焦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靶向监督、高效问责,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一是找准切入点,督导专项治理落地落细。深度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工作理念,强化政治监督,聚焦群众诉求,完善监督反馈,持续推进“三大三小”特色做法。针对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群众“急难愁盼”等显性问题,深入分析研判、广泛征求意见,发挥“再监督”职能,统筹推进集中摸排,深挖相关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实行问题台账销号制度,督导就停车场问题、小区物业、医保领域等立案14人,不断强化全面从严导向,锻塑务实为民作风,确保责任落实落细。

二是找准结合点,常态联动监督传导压力。针对党委重视、群众关注的五年以上拆迁未安置、违法用地问题未整改等热点问题,坚持靠前站位、动态联动、常态督导。联合县市区纪委成立专项督导组,明确专人跟踪进度,建立周报制度,并定期会办问题,组织精干力量9批次到现场核查督办问题23处。

三是找准着力点,注重建章立制约束权力。组织县(市、区)纪委开展相关领域面上问题研判,关注民生关切,探索形成动态扫描群众关切问题的机制,打通监督问效的“最后一公里”,做实后半篇文章。持续推进正风肃纪“镇村行”“看机关”常态化,聚焦“三重一大”事项、公款公车、公务接待、专项资金等领域开展督查25次,突出精准画像、明晰责任、传导压力,推动各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层层严格自律、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完善责任单位制度机制,切实解决推诿扯皮、“甩锅”责任等问题,提高基层服务群众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