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区:强监督推动转作风 促进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大丰区将作风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切入点,发挥室组地等联动监督机制,对干部作风、营商环境等情况开展明察暗访,强化监督检查,对漠视企业诉求、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严肃查处纠正,督促各级党员干部把企业的问题清单变成干部的履职清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选准切口解决问题。深化“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工作思路,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以社会关切为切入点,结合近年市、区作风大会通报案例进行系统“回头看”,重点对基础工程招投标不规范、村卫生室私自购销药品、征地拆迁、行政监督执法不规范等影响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突出问题进行跟踪督查,发现涉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线索18条,已按程序落实处置。
强化作风问题处置。运用大数据思维,借助科技手段,提高发现隐形变异“四风”问题能力,强化与机关事务管理、税务、财政等部门的信息对接,加大对公车私用、私车公养、烟酒接待、“一桌餐”等违纪违规问题的查处力度。开展集中明查暗访36次,对15个板块、24家区直部门、15处餐饮场所进行了突击检查,违反劳动纪律、工作日饮酒、服务企业不担当不作为等作风线索10条,推动立案2起处置8人,交办整改问题线索4个,通报批评2人,廉政约谈272人次,坚决遏制“车轮上”“舌尖上”的腐败问题反弹回潮。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开展“营商环境大家评”活动,联系行政审批、人社、医保等涉企服务窗口单位,制作“营商环境大家评”宣传材料,引导企业填写活动调查问卷,切实营造营商环境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对小区无法办理房产证件、项目合同纠纷、工业园区用工困难等5个问题跟踪督办,推动群众投诉和焦点问题处理、解决到位。构建“行业+板块”双网格效能监测网络,筛选100家规上及重点行业企业作为营商环境效能监测点,成立18个监测组结对挂钩、精准服务相关企业,目前已搜集企业对相关单位涉企工作的整体评价和具体意见共计56条。(陈梦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