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湖区“三种效应”擦亮派驻监督“探头”
9月份以来,盐城市亭湖区纪委实行“综合派驻+单独派驻”模式,组建12个派驻纪检组,实现全区49家党和国家机关派驻全覆盖,不断丰富拓展监督路径,前伸监督“触角”,创新建立派驻工作机制,练内功、强管理、建机制,打造增值、规范、叠加“三种效应”,有效发挥了派驻监督“探头”和“前哨”作用。
一是勤练内功形成“增值效应”。针对派驻干部来自不同岗位的实际情况,区纪委开展纪检监察业务培训2次,举办专题讲座5次,开展学习心得交流活动3次。为发挥派驻纪检组干部专业特长,成立了财务审计、技术保障等6个监督执纪专业小组,有效弥补各纪检组在监督执纪时力量不足、专业不精的问题,形成1+1>2的增值效,为出色完成派驻纪检工作任务提供了坚强保证。
二是强化管理形成“规范效应”。研究出台《信访处置工作流程》《案件调查工作流程》,进一步细化工作要求,固化工作流程,推动派驻机构规范落实监督执纪各项任务,先后办理信访件31件,分类处置问题线索33个,转立案6件。每周召开派驻工作例会,每月召开专题汇报会,总结经验,安排工作,相互交流,促进提高。制定实施《区纪委派驻机构工作考核方案》,明确各派驻纪检组工作目标、执纪问责责任,形成“规范效应”,不断强化派驻监督职能。
三是建章立制形成“叠加效应”。制订出台《亭湖区纪委派驻机构工作规定(试行)》《关于明确区纪委两个纪检监察室、两个工作室工作职责及联系范围的通知》,实行集中办公与驻点办公相结合工作机制,各派驻纪检组日常在区纪委集中办公,监督执纪前与派驻第十二纪检组(联络管理组)报备后到驻点单位办公,建立驻点工作台账、记录工作日志,通过参加驻在部门相关会议或活动、主动沟通交流、配合开展相关工作等方式,拉近与党员干部的距离,及时发现掌握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形成叠加效应,提高监督实效。派驻纪检组先后开展整治食堂歪风、酒类增值税发票核查、违纪信访件梳理核实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参加驻在部门单位民主生活会49次,协助驻在部门建立中层以上干部廉政档案,督促排查廉政风险点232个,完善规章制度21项,开展廉政提醒谈话120人次,较好地发挥了“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